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奉寄旌德尉劉申之

〔宋朝〕 敖陶孫

諸劉兄弟賢,一一無可選。 竹林銳頭郎,風味吾小阮。 平生天機深,善閉得內楗。 邇來卿何曹,不辦折腰本。 稍傳詩語東,朝日照蘭畹。 伊余戰紛華,心旆凡幾偃。 劃逢君家語,雋永初一臠。 識遺飽新得,友勝悟夙捐。 緬懷歌商地,蕭瑟松磵遠。 陰陰蕪菁花,碧蝶相與晚。 是中著高士,物意自偃蹇。 向來白衣宰,雲壑論補衮。 優游濟艱難,如以禹代鯀。 劉郎秀眉宇,秋隼立高巘。 端能謝師匠,萬卷自鉏墾。 時須閲世諦,一及城門鍵。 功名頭上簪,日月風中幰。 何時會吳下,春動長洲苑。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相和歌辭 銅雀臺

    嬌愛更何日?高臺空數層。 含啼映雙袖,不忍看西陵。 漳河東流無復來,百花輦路爲蒼苔。 青樓月夜長寂寞,碧雲日暮空裴回。 君不見鄴中萬事非昔時,古人何在今人悲。 春風不逐君王去,草色年年舊宮路。 宮中歌舞已浮雲,空指行人往來處。

    劉長卿 唐宋诗
  • 銅官渚守風

    不夜楚帆落,避風湘渚間。 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燒山。 早泊雲物晦,逆行波浪慳。 飛來雙白鶴,過去杳難攀。

    杜甫 唐宋诗
  • 送別

    穆陵關上秋雲起,安陸城邊遠行子。 薄暮寒蟬三兩聲,迴頭故鄉千萬里。

    郎士元 唐宋诗
  • 故太常卿贈禮部尚書李公及夫人輓歌二首 一

    白簡嘗持憲,黃圖復尹京。 能標百郡則,威肅一朝清。 典秩崇三禮,臨戍振五兵。 更聞傳世業,才子有高名。

    蔣渙 唐宋诗
  • 道中寄杜書記

    西南東北暮天斜,巴字江邊楚樹花。 珍重荆州杜書記,閑時多在廣師家。

    王建 唐宋诗
  • 重陽席上賦白菊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白居易 唐宋诗
  • 依韻贈南安方處士五首 三

    百萬僧中不爲僧,比君知道僅誰能。 無家寄泊南安縣,六月門前也似冰。

    徐夤 唐宋诗
  • 南歌子 一

    手裏金鸚鵡,胸前繡鳳凰。 偷眼暗形相。 不如從嫁與,作鴛鴦。

    溫庭筠 唐宋诗
  • 兵要望江南 風角第二(辛本作「占風角第二」、京本作「占風第三」。三十三首) 二十

    納音土,欲得角來風。 土是客軍水(京本作「本」)是主,風從己亥發來衝,客敗主收功。

    易靜 唐宋诗
  • 寶金歌

    三十二相眼爲珍,次觀頭面要停勻。 相馬不看先代本,亦似盲人信步行。 眼似垂鈴紫色浸,睛如徹豆要分明。 白縷貫晴行五百,瞳生五彩壽多齡。 鼻紋有字須長壽,如火如公四十春。 壽旋頂門高過眼,鬃毛茸細萬絲分。 面如剝兔腮無肉,鼻如金盞食槽橫。 耳如楊葉根一握,頂長如鳳似雞鳴。 口叉須深牙齒遠,舌如垂劍色蓮形。 口無黑靨須長命,唇似垂箱兩合停。 四大三高兼二小,雙長兩短一灣平。 瘦見肉而肥見骨,視而不懼聽無驚。 八肉彎而分耳後,龍會高而上古聞。 牝騮不欲偏多驟,驊驂蹄嚙善能奔。 首鈎項曲三峯穩,筋麄骨細四蹄輕。 鬐高臆廣平弓手,胸寬膊濶小搶風,頭長腰短雙鳧大,腹垂臁小逆毛生。 踠停寸緊蹄堅實,膝高節近骨筋分。 肋骨彎而須緊密,排鞍肉厚穩鞍輪。 腎代小藏如吊殻,裏囊垂大若懸鈴。 燕骨隱微三山小,胯似琵琶後犬蹲。 尾似流星須放細,鵝鼻曲直汗溝深。 骨筋大小須勻壯,身形棄闡要寬平。 已上毛骨皆是駿,還將駑逸細推尋。 腰凹脊弓焉致遠,麄蹄捺踠豈能奔。 白首黑身須可忌,銀鬃玉項不須欽。 破臉孤蹄真未吉,耳白腰花實是凶。 流鼻繡項休呼美,沙睛環眼莫高稱。 面短骨橫真可惡,眼深無肉不堪親。 槽微口淺多無食,腿粗蹄大實無行。 毛殊旋廣休誇貴,寸長踠軟莫稱駿。 背直尾高休言美,耳大頭肥不足欽。 羊睛象目遙無力,猪胯駞腰不善奔。 龍顱突目天然快,獐頭鹿耳號騅風。 孔中筋現非常相,目有重瞳勿視輕。 溺而似犬真難得,耳毫一尺值千金。 初產無毛稱龍子,骨角雙生亦號龍。 耳微一寸行千里,溺過前足半前程。 羊鬚有距馳三百,距如雞爪日千程。 已前貴相分明載,古典流傳萬世遵。 (自「還將」至「不善奔」一十九句皆惡相,前後皆善相)。

    徐成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