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物驚人故欲催,天涯倦客幾時回。 坐傾濁酒醒還醉,手把新詩捲又開。 遠想含香當奏事,近緣無月不登臺。 烟波見說西湖好,要趁秋風把釣來。
无
其他无
〔宋朝〕 陳文蔚
節物驚人故欲催,天涯倦客幾時回。 坐傾濁酒醒還醉,手把新詩捲又開。 遠想含香當奏事,近緣無月不登臺。 烟波見說西湖好,要趁秋風把釣來。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太白明無象,皇威未戢戈。 諸侯持節鉞,千里控山河。 漢驛雙旌度,胡沙七騎過。 驚蓬連雁起,牧馬入雲多。 不賣盧龍塞,能消瀚海波。 須傳出師頌,莫奏式微歌。
暮年從遠謫,落日別交親。 湖上北飛雁,天涯南去人。 夢成湘浦夜,淚盡桂陽春。 歲月茫茫意,何時雨露新。
四面星辰著地明,散燒煙火宿天兵。 不關破賊須歸奏,自趂新年賀太平。
待月西樓捲翠羅,玉杯瑤瑟近星河。 簾前碧樹窮秋密,窗外青山薄暮多。 鸜鵒未知狂客醉,鷓鴣先讓美人歌。 使君莫惜通宵飲,刀筆初從馬伏波。
野逕東風起,山扉度日開。 晴光拆紅萼,流水長青苔。 逋客殊未去,芳時已再來。 非關戀春草,自是欲裴回。
飲餞憑何地,依巖闢此亭。 玉江摽勝託,石壁效題銘。 秋染藤宜紫,春圖柳愛青。 樽來是離酌,皆爲送歸情。 (見石刻拓片。 亦見《金石苑》。 )(望按:此詩與《石亭記千秋亭記》合刻一石,記在前,係開元十八年前飛鳥縣主簿趙演撰文,詩居後,題曰「《千秋亭詠》並序」,下署「朝散郎行梓州銅瞐縣詩博陵崔文邕」,詩後有「開元十九年歲次辛未五月五日」一行,當是刻詩年月。 碑在四川中江縣,友人寧鄉程千帆〖會昌〗以所藏拓片見贈,其末並有近人張巽中跋文一段,畧謂「此碑出吾蜀中江縣{身犬}子店,昔何蝯叟督學來川,曾拓數十紙驗歸,祕而不宣。 康長素亦手藏一搨,不以示人。 細玩字裏行間,於晉魏六朝之外,獨具婀娜風致,宜爲道州、南海所寶也」云云。 今細讀斯記,祇稱「石亭」,不及「千秋」之名,而附詩詩題,則明標「千秋」,以是頗疑崔氏始構此亭。 原稱「石亭」,其後乃更名其後乃更名「千秋亭」耳。 然則文題作《石亭記千秋亭記》,其「千秋亭記」四字系開元十九年崔氏刻詩時所後加,不然,安有一文而兼勒二題之理耶。 又此詩亦見劉喜海《金石苑》,惟「玉江」爲異。 劉氏曰:「詩內玉誤王,記誤託,未知是否。 」今按石碑作玉作託,當以拓片爲準。 )。
獨鳥下高樹,遙知吳苑園。 淒涼千古事,日暮倚閶門。
乞身天上爲溪山,征鼓不容蓑笠閑。 酷暑扁舟同海角,暖風杯酒念長安。 高情我自歸蓮社,妙譽君應冠杏壇。 更約三山少從款,赬虬吐卵粲金盤。
一旦權臣外召君,已知天帝欲興陳。 江淮若道無神物,誰報齊兵至壽春。
心悸真摧櫓,年衰逼異糧。 西征何日賦,東走向來狂。 遂隔承明謁,虛稱建禮郎。 去都魂黯黯,思幄淚浪浪。 見䓞慚紆綬,逢荷誤索囊。 醒無次公酒,老畏侍中香。 前席初延問,煩言已中傷。 翕眉爭恃笑,繞指詎容鋼。 事隠或投杼,根危因拔楊。 陰收主父草,幾落黨人章。 霧露淮天惡,亭臯楚塞長。 平時猶有感,爾日固迴腸。 溪漲淹蒲牒,洲風挫葯房。 芿區晴外遠,山疊暝前蒼。 毒虺寒猶蠚,饑豺晝不藏。 若爲貪坐閣,自此戒垂堂。 淪骨深恩在,雕蟲緒業荒。 身孤惟夕夢,時到黼帷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