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說山田薄有收,不如平壤水交流。 深耕早種將勤補,亦勝當初無寸疇。
无
其他无
〔宋朝〕 陳文蔚
人說山田薄有收,不如平壤水交流。 深耕早種將勤補,亦勝當初無寸疇。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江上人家桃樹枝,春寒細雨出疎籬。 影遭碧水潛勾引,風妒紅花却倒吹。 吹花困癲傍舟檝,水光風力俱相怯。 赤憎輕薄遮入懷,珍重分明不來接。 濕久飛遲半日高,縈沙惹草細於毛。 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百勞。
天河漫漫北斗璨,宮中烏啼知夜半。 新縫白紵舞衣成,來遲邀得吳王迎。 低鬟轉面掩雙袖,玉釵浮動秋風生。 酒多夜長夜未曉,月明燈光兩相照,後庭歌聲更窈窕。
雲滿衣裳月滿身,輕盈歸步過流塵。 五更無限留連意,常恐風花又一春。
出山道士在家僧,晚誦儒書早佛經。 灰盡此心猶木偶,掃除往事送芻靈。 花邊過客蜂旁午,溪上良時鷺適丁。 一到菊坡分品目,玉盤盂可次金鈴。
紹興建元二十二,良月壬午時丁未。 王家辭弟游帝都,出門滿眼思親淚。 鶺鴒送我過原隰,朋友携尊宿蕭寺。 朝離黄塘惜分別,莫宿青山嗟獨自。 初心滿擬游雁山,行止非人輒乖異。 黄巖留連越三宿,故舊過從日沈醉。 鄭生伴我千里行,近世人無此風義。 皇華亭上一回首,陡覺眉頭起鄉思。 西江十里浮橋邊,把酒登樓吟擁鼻。 山行初逢建子月,入眼梅花已春意。 前觀三渡覺非舊,下視兩灘真可畏。 渡頭仙人還笑我,髭鬚如棘猶名利。 欲入天台觀石橋,行來匆匆未能遂。 途中邂逅張老丞,十五年前樂清尉。 自嗟吾非沈謝輩,面目從來苦難記。 飛泉枕上夢成魔,達旦思家何曾睡。 細雨濛濛入關嶺,旅邸重尋舊題字。 雨脚微收過天姥,洗出峯巒疊蒼翠。 劉阮祠荒土猶赤,溪山真是神仙地。 道旁石現小金仙,傳舍荒凉誰廢置。 柘溪竹染兒女痕,石嶺松含棟梁器。 路入南明觀石佛,樓閣岧嶤更深邃。 八年行役兩來游,巖上題詩記前事。 乘興剡溪尋故人,久別相逢雜悲喜。 義風吹水送行舟,越國江山滿瞻視。 十四歲娥孝且烈,三百里湖明更媚。 千巖競秀壑爭流,終日貪看趣遥寄。 西興渡口聲如雷,銀浪崔嵬魄驚悸。 江神爲我風色平,天闕煌煌瞻象魏。 賢關訪舊話酸辛,更食虀鹽舊滋味。 學官欲以職事留,自媿非才力辭避。 觀臺雲物端可書,宮線初長日南至。 龍山僦舍觀大禮,儀仗森然典文備。 人臣貴盛古今無,秦公父子俱爲使。 景靈告謝樂聲回,鵷鷺花枝侈君賜。 西游連日覩天顔,和氣氤氳散憔悴。 歲云莫矣却歸來,捉筆書爲于役志。
桑間小婦好聲音,映葉穿枝意已深。 盡日呼郎郎不應,蕭蕭風雨到前林。
惟龍湫兮其源莫窮,利萬物兮精神可通。 歲大旱兮我民之恫,酌彼泉兮神聽孔聰。 擊鼓坎坎兮于神之宮,薄采溪毛兮饋進兩公。 神欣欣兮鑒我民衷,神之來兮雨其濛。 念我稼穡兮滌去爞爞,缾罌甚小兮膏澤甚豐。 驕陽摧威兮奔走豐霳,民之謳歌兮千古英風。
他山有桂老鬅鬆,好植梅旁伴槁容。 著我對吟前赤壁,乞君分與左青龍。 踰牆之樹宜無取,益屋於東本不凶。 恭想短章蒙一笑,便呼鉏钁破苔封。
擬憑魂夢尋,苦恨山川遠。 山川遠不愁,風吹夢魂斷。
半歲吏塵役,天書教放歸。 思量難報稱,安穩飯和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