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即我贈,東京博雅堂。 再見復我和,北窗小梅章。 此物今只存,而人乃云亡。 有時牽龍尾,濃磨發精光。 恍惚金漆交,相與游翰場。 間或展騷軸,熟玩題芬芳。 嶙峋骨鯁語,猶能動剛腸。 觸物即君感,感物復君傷。 藏之不敢輕,於以無君忘。 嗟嗟豈無朋,知心鮮其當。
无
其他无
〔宋朝〕 陳淳
初見即我贈,東京博雅堂。 再見復我和,北窗小梅章。 此物今只存,而人乃云亡。 有時牽龍尾,濃磨發精光。 恍惚金漆交,相與游翰場。 間或展騷軸,熟玩題芬芳。 嶙峋骨鯁語,猶能動剛腸。 觸物即君感,感物復君傷。 藏之不敢輕,於以無君忘。 嗟嗟豈無朋,知心鮮其當。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如面誠非一,深心豈易知。 入秦書十上,投楚歲三移。 和玉翻爲泣,齊竽或濫吹。 周行雖有寘,殷鑒在前規。 寅亮推多士,清通固賞奇。 病諸方號哲,敢相反成疵。 冬日承餘愛,霜雲喜暫披。 無令見瞻後,迴照復云疲。
高樓臨古岸,野步晚來登。 江水因寒落,山雲爲雪凝。 遠村雖入望,危檻不堪凭。 親老未歸去,鄉愁徒自興。
不虞集霰與飛霜,可但寒梅度暗香。 翠碧重敷秋後葉,玉明爭絢曉來粧。 應憐高架裊清艷,誰道疎條無妙芳。 折向清尊沾賸馥,與君冬日對春陽。
昔日傷歸國,今朝歎舉輀。 憂愁傳楚些,殄悴感周詩。 文草明時訪,忠言故吏知。 居常嗚咽涕,翻作衆人悲。
世人無奈愁,沃以杯中酒。 未能平磊塊,已復生堆阜。 治水不治源,九載亦何有。 不如讀周易,一卷常在手。
拄杖相從四十年,交情耐久獨依然。 西窮巫峽岷江路,北抵岐山渭水邊。 早已歸休弄泉石,老猶緩步歷風烟。 會同鉢袋并禪版,付與兒孫世世傳。
五月枇杷實,青青味尚酸。 獼猴定撩亂,欲待熱應難。
一川曉色鷺分去,兩岸烟花鶑带來。 徑欲卜居從釣叟,綠楊缺處竹門開。
長江無六月,大地絕纖埃。 暑向風前退,秋從雨後來。 問桐知葉落,修桂待花開。 疇昔扁舟興,分明欲喚回。
宦塵役役走長塗,歲晚離家只自吁。 風入破輿寒徹骨,雪穿疎幌亂沾鬚。 橫陳瑞色今如許,定擬豐年可大書。 州縣徒勞何敢憚,萬家溫飽即吾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