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哭子十首 三

〔唐朝〕 元稹

爾母溺情連夜哭,我身因事有時悲。 鍾聲欲絕東方動,便是尋常上學時。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將別巫峽贈南卿兄瀼西果園四十畝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 遠遊長兒子,幾地別林廬。 雜蘂紅相對,他時錦不如。 具舟將出峽,巡圃念攜鋤。 正月喧鶯末,茲辰放鷁初。 雪籬梅可折,風榭柳微舒。 託贈卿家有,因歌野興疎。 殘生逗江漢,何處狎樵漁。

    杜甫 唐宋诗
  • 燕居

    秋齋膏沐暇,旭日照軒墀。 露重芭蕉葉,香凝橘柚枝。 簡書隨吏散,寶騎與僧期。 報國得何力,流年已覺衰。

    羊士諤 唐宋诗
  • 結愛

    心心復心心,結愛務在深。 一度欲離別,千迴結衣襟。 結妾獨守志,結君早歸意。 始知結衣裳,不如結心腸。 坐結行亦結,結盡百年月。

    孟郊 唐宋诗
  • 將歸姑蘇南樓餞送李明府

    無處登臨不繫情,一憑春酒醉高城。 暫移羅綺見山色,纔駐管弦聞水聲。 花落西亭添別恨,柳陰南浦促歸程。 前期迢遰今宵短,更倚朱闌待月明。

    許渾 唐宋诗
  • 覺地頌

    略明覺地名同異,起復初終互換生。 性海首建增名號,妙覺還依性覺明。 體覺俱含於明妙,明覺妙覺並雙行。 妙覺覺妙元明體,全成無漏一真精。 明覺覺明明所了,或因了相失元明。 明妙二覺宗體決,體覺性覺二同明。 湛覺圓圓無增減,此中無佛與衆生。 不覺始終非了了,不聞迷悟豈惺惺。 是稱心地如來藏,亦無覺照及無生。 非生非滅真如海,湛然常住名無名。 太虛未覺生霞點,豈聞微塵有漏聲。 空漚匪離於覺海,動寂元是一真明。 覺明體爾含靈燄,覺明逐燄致虧盈。 差之不返名無覺,會之復本始覺生。 本覺由因始覺生,正覺還依合覺明。 由地二種成差互,遂令渾作賴邪名。 具含染淨雙歧路,覺明含處異途萌。 性起無生不動智,不離覺體本圓成。 性起轉覺翻生所,遂令有漏墮迷盲。 無明因愛相滋潤,名色根本相次生。 七識轉處蒙圓鏡,五六生時蔽覺明。 觸受有取相依起,生老病死繼續行。 業識茫茫沒苦海,徇流浩浩逐飄零。 大聖慈悲興救濟,一聲用處出三聲。 智身由從法身起,行身還約智身生。 智行二身融無二,還歸一體本來平。 萬有齊含真海印,一心普現總圓明。 湛光燄燄何依止,空性蕩蕩無所停。 處處示生無生相,處處示滅無滅形。 珠鏡頓印無來往,浮雲聚散勿常程。 出沒任真同水月,應緣如響化羣情。 衆生性地元無染,只緣浮妄翳真精。 不了五陰如空聚,豈知四大若乾城。 我慢癡山高屹屹,無明欲海杳溟溟。 每逐旃陁憍誑友,常隨猛獸作悲鳴。 自性轉識翻爲幻,自心幻境自心驚。 了此幻性同陽燄,空花識浪復圓成。 太虛忽覺浮雲散,始覺虛空本自清,今古湛然常皎瑩,不得古今凡聖名。 (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九)。

    惟勁 唐宋诗
  • 蠟梅三絕 其一

    孤芳移種自仙家,故着輕黄映日華。 舉世但知梅蕊白,不知還有蠟梅花。

    潘良貴 唐宋诗
  • 頌古三十九首 其一

    犯重比丘清浄行,平等性中無損益。 水裏不用覓魚蹤,天邊何處觀鳥跡。

    釋道樞 唐宋诗
  • 題接待院壁

    笙歌凄咽離亭晚,回首高城半掩門。 疉疉遠山横翠靄,姢姢新月耿黄昏。 未嫌雙櫓妨欹枕,自是孤舟易斷魂。 遥想柯橋落帆處,隔江微火認漁村。

    陸游 唐宋诗
  • 訪石子澗外兄林亭

    前日秋水漲,昨日秋水落。 偶來尋隠居,曾未乖宿諾。 竹底除舊徑,藤蔓繫新彴。 馬留岸傍樹,風掃林下籜。 既能置魯酒,又復餉楚飵。 誰知北南澗,照影似清洛。 平生愛幽曠,斂迹誠非錯。

    梅堯臣 唐宋诗
  • 過趙州石橋

    橋梁顯刻認中朝,仙跡遺風不可招。 喚作沃州人不識,今朝只過趙州橋。

    許及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