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非有礙,何地著老身。 幸哉倚樓仙,乃不嫌我真。 時時寫興來,憂道不憂貧。 較彼肉食鄙,未知隔幾塵。 浩蕩如白鷗,信矣誰能馴。 餘干相國家,世代常有人。 上饒監郡尊,尚許閒者親。 更語春山君,扶藜整紗巾。 詩情復如何,柰此寂寞濱。
无
其他无
〔宋朝〕 韓淲
出門非有礙,何地著老身。 幸哉倚樓仙,乃不嫌我真。 時時寫興來,憂道不憂貧。 較彼肉食鄙,未知隔幾塵。 浩蕩如白鷗,信矣誰能馴。 餘干相國家,世代常有人。 上饒監郡尊,尚許閒者親。 更語春山君,扶藜整紗巾。 詩情復如何,柰此寂寞濱。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風雨荆州二月天,問人初雇峽中船。 西南一望雲和水,猶道黔南有四千。
江館維舟爲庾公,暖波微淥雨濛濛。 紅橋迤邐春巖下,朱斾聯翩曉樹中。 柳滴圓波生細浪,梅含香豔吐輕風。 郢歌莫問青山吏,魚在深池鳥在籠。
太陽畔(京本一作「時」),如鼠樹枝(京本一作「林」)間。 又似雞形雙(京本一作「頭」)翅舉(京本作「頤頸勢」),看(京本作「舉」)看洪水作爲(京本作「危」)難,移寨向(京本作「上」)高山。 (京本此首兩見。 )。
仙閥流芳遠,吾門襲慶長。 萱堂今壽考,樞府昔輝光。 玉樹諸郎秀,金花寵命昌。 欲知椿算久,辟穀有家方。
本來無住不名家,唯有西乾路不賒。 三度他心通敗闕,國師猶釣死蝦蟆。
君不見隴州石魚生地下,中有鰌鯽皆同化。 又不見衡湘石魚生山中,魚身鱗鬣俱如畫。 世間何獨此石爲魚形,石蛇石蟹皆如生。 蝦蟇口吻酷肖似,螬蠐蠕動幾能行。 悠悠荒怪不可考,吾意造物初無情。 陰陽融結亦偶爾,俗智詎可窺杳冥。 葉君得此不足惜,君自川嶽儲英靈。 來春禹浪忽變化,頭角天上看崢嶸。 此時回首視此石,棄置殆與砂礫并。
風露浩無際,星河淡欲傾。 遙知竝船客,聞我詠詩聲。 水鳥横江去,漁舟背月行。 神清不成寐,隱几待窗明。
物色近人境,喜歡嚴曉裝。 山月雞犬聲,野風麻麥香。 登嶺既開豁,入林更清凉。 三呼獨醒士,儻肯釂我觴。
昔方三五少年,便作阿婆心切。 今以八十老翁,却學小兒口說。 如何不言不語,莫問是同是別。 只願年豐飽吃飯,肚皮解了三條篾。
節物匆匆可挽追,直須樂事趁芳時。 行春倏喜花圍屋,借景何殊月在池。 對酒不無桃葉女,扣舷却笑木腸兒。 山家有約須重到,定放遊人張水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