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三門訣,元君六甲符。 下傳金版術,上刻玉清書。 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祕書。 自知三醮後,翊我滅殘胡。
无
其他无
〔唐朝〕 明皇帝
太乙三門訣,元君六甲符。 下傳金版術,上刻玉清書。 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祕書。 自知三醮後,翊我滅殘胡。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拙詩在壁無人愛,鳥汙苔侵文字殘。 唯有多情元侍御,繡衣不惜拂塵看。
薦冰朝日後,闢廟曉光清。 不改晶熒質,能彰語露情。 且無霜共潔,豈與水均明。 在捧搖寒色,當呈表素誠。 凝姿陳俎豆,浮彩映牕楹。 皎皎盤盂側,稜稜嚴氣生。
草履初登南客船,銅瓶猶貯北山泉。 衡陽舊寺秋歸去,門鏁寒潭幾樹蟬。
閑吟芍藥詩,惆望久嚬眉。 盼眄迴眸遠,纖衫整髻遲。 重尋春晝夢,笑把淺花枝。 小市長陵住,非郎誰得知。
落第非有罪,茲山聊歸止。 山猨隔雲住,共飲山中水。 讀書時有興,坐石忘却起。 西山忽然暮,往往遺巾履。 經時一出門,兼候僮僕喜。 常被山翁笑,求名豈如此。 齒髪老未衰,何如且求己。
遐方不許貢珍奇,密詔唯教進茘枝。 漢武碧桃爭比得,枉令方朔號偷兒。
東洛言歸去,西園告別來。 白頭青眼客,池上手中杯。 離瑟殷勤奏,仙舟委曲回。 征輪今欲動,賓閣爲誰開。 坐弄琉璃水,行登綠縟堆。 花低妝照影,萍散酒吹醅。 岸蔭新抽竹,亭香欲變梅。 隨遊多笑傲,遇勝且裴回。 澄澈連天鏡,潺湲出地雷。 林塘難共賞,鞍馬莫相催。 信及魚還樂,機忘鳥不猜。 晚晴槐起露,新雨石添苔。 擬作雲泥別,尤思頃刻陪。 歌停珠貫斷,飲罷玉峰頹。 雖有逍遙志,其如磊落才。 會當重入用,此去肯悠哉。
兄弟寶難得,(「寶」,張錫厚錄作「實」。 )他人不可嗔。 (「嗔」,伯三五五八、斯三三九三卷作「親」。 ){亻|口/工}(關校本作但。 )尋莊子語,手足斷難論。 (「斷」,伯三五五八卷作「但」。 )。
自遠趨風問,分明向道休。 再三如不(《天聖廣燈錄》作「未」)曉,消得箇非遙。 (《天聖廣燈錄》作「更搖頭」)。
我家羣雞真似木,君家雙鴨重如玉。 情知此物不敢烹,未忍戛羹求剩馥。 傳聞深村水田裏,翠羽成羣蔽溪谷。 喬仙兩舄不用多,尺紙長鬚慰幽獨。 牆頭瓠壺舍下笋,喚作蒸鵝烹健犢。 前時饞客錯歡喜,益水添薪費煎促。 主人此外北窗風,飯後乳甌初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