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別李十一五絕 三

〔唐朝〕 元稹

萬里尚能來遠道,一程那忍便分頭。 鳥籠猿檻君應會,十步向前非我州。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贈澧州高大夫司馬霞[寓]

    前年牧錦城,馬蹋血泥行。 千里追戎首,三軍許勇名。 殘兵疑鶴唳,空壘辯烏聲。 一誤雲中級,南遊湘水清。

    劉禹錫 唐宋诗
  • 故滎陽君蘇氏挽歌詞三首 二

    永歎芳魂斷,行看草露滋。 二宗榮盛日,千古別離時。 竟罷生芻贈,空留畫扇悲。

    張九齡 唐宋诗
  • 真人讚六首 四

    八觀因緣門,四福從中生。 時見有心者,思悟感天靈。 吾今爲是故開說真妙經。 如從經中言,憶劫皆受榮。 習道行勸戒,以經度我形。 思念宿命根,洗拔先身嬰。 超越過三羅,八難於是冥。

    杜光庭 唐宋诗
  • 寒詩 一

    獸炭陵晨送,魚燈徹宵燃。

    無名氏 唐宋诗
  • 定慧相資歌

    祖教宗中有二門,十度萬行稱爲尊。 初名止觀助新學,後成定慧菩提根。 唯一法,似雙分。 法性寂然體真止,寂而常照妙觀存。 定爲父,慧爲母,能孕千聖之門戶。 增長根力養聖胎,念念出生成佛祖。 定爲將,慧爲相,能弼心王成無上。 永作羣生證道門,即是古佛菩提樣。 定如月,光爍外道邪星滅。 能挑智炬轉分明,滋潤道芽除愛結。 慧如日,照破無明之暗室。 能令邪見愚夫禪,盡成般若波羅蜜。 少時默,剎那靜,漸漸增修成正定。 諸聖較量功不多,終見靈臺之妙性。 瞥聞法,纔歷耳,能熏識藏覺種起。 一念回光正智開,須臾成佛法如是。 禪定力,不思義,變凡爲聖剎那時。 無邊生死根由斷,積劫塵勞巢穴墮。 湛心水,浄意珠,光吞萬象爍千途。 抉開己眼無瑕翳,三界元無一法拘。 覺觀賊,應時剋,攀援病,倏然浄。 蕩念垢兮洗惑塵,顯法身兮堅慧命。 如斷山,若停海,天翻地覆終無改。 瑩似琉璃含寶月,倏然無寄而無待。 般若慧,莫能量,自然隨處現心光。 萬行門中爲導首,一切時中稱法王。 竭苦海,碎邪山,妄雲捲盡片時間。 貧女室中金頓現,壯士額上珠潜還。 斬癡網,截欲流,大雄威猛更無儔。 能令鐵床銅柱冷,頓使魔怨業果休。 和諍訟,成孝義,普現羣生諸佛智。 邊邪惡慧盡朝宗,螻蟻鯤鵬齊受記。 偏修定,純陰爛物刳正命。 若將正慧照禪那,自然萬法明如鏡。 偏修慧,純陽枯物成迂滯。 須憑妙定助觀門,如月分明除霧翳。 勸等學,莫偏修,從來一體無二頭。 似禽兩翼飛空界,如車二輪乘白牛。 即向凡途登覺岸,便於業海泛慈舟。 或事定,制之一處無不竟。 或理定,唯當直下觀心性。 或事觀,明諸法相生籌算。 或理觀,頓了無一無那畔。 定即慧,非一非二非心計。 慧即定,不同不別絕觀聽。 或雙運,即寂而照通真訓。 或俱泯,非定非慧超常準。 一塵入定衆塵起,般若門中成法爾。 童子身中三昧時,老人身分談真軌。 能觀一境萬境同,近塵遠剎無不通。 真如路上論生死,無明海裏演圓宗。 眼根能作鼻佛事,色塵入定香塵起。 心境常同見自差,誰言不信波元水。 非寂非照絕言思,而寂而照功無比。 權實雙行闡正途,體用更資含妙旨。 勸諸子,勿虛棄,光陰如箭如流水。 散亂全因缺定門,愚盲祇爲虧真智。 真實言,須入耳,千經萬論同標記。 定慧全功不暫忘,一念頓歸真覺地。 定須習,慧須聞,勿使靈臺一點昏。 合抱之樹生毫末,積漸之功成寶尊。 獼猴學定生天界,女子纔思入道門。 自利利他因果備,若除定慧莫能論。

    釋延壽 唐宋诗
  • 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五五

    心心相印,葉葉聯芳,自己光明不覆藏。 剎剎塵塵如是說,廣長舌相解敷揚。

    釋正覺 唐宋诗
  • 頌古 其二○

    泥人煅就九轉丹,石女一喫乘飛鸞。 天門九重彈指間,再拜天帝除天官。 瓜期既及風馭還,海變桑田知幾番。 又尋東山訪平安,去時與偈墨未乾。

    釋慧空 唐宋诗
  • 樓予善使君挽辭 其一

    游夏淵源鮑謝才,聲名雖泯思無涯。 人間一葉靈芝落,地下千年玉葉埋。 彭澤素琴塵自滿,茂陵遺藁志全乖。 惜君多少凌雲氣,挂劍青松祇愴懷。

    史浩 唐宋诗
  • 家叔沚次暮春韵呈知止祕校

    一日復一日,山間已暮春。 人事有怵迫,景物無疏親。 誰知一雨後,滿目皆懷新。 風光欠管領,付與得閒人。

    汪應辰 唐宋诗
  • 詠閒

    一年閒有十年功,十歲如將百歲同。 此去得閒猶未已,向前日月盡壺中。

    姜特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