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閱古堂八詠 垂柳

〔宋朝〕 韓琦

東君於此最多情,先與黄金撚畫成。 何似亞夫堅壁地,因人千古得嘉名。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晚歸香山寺因詠所懷

    我年日已老,我身日已閑。 閑出都門望,但見水與山。 關塞碧巖巖,伊流清潺潺。 中有古精舍,軒戶無扃關。 岸草歇可藉,逕蘿行可攀。 朝隨浮雲出,夕與飛鳥還。 吾道本迂拙,世途多險艱。 嘗聞嵇呂輩,尤悔生疎頑。 巢悟入箕潁,皓知返商巔。 豈唯樂肥遁,聊復祛憂患。 吾亦從此去,終老伊嵩間。

    白居易 唐宋诗
  • 雀臺怨

    魏宮歌舞地,蝶戲鳥還鳴。 玉座人難到,銅臺雨滴平。 西陵樹不見,漳浦草空生。 萬恨盡埋此,徒懸千載名。

    馬戴 唐宋诗
  • 酬姚覃

    不見又相招,何曾訴寂寥。 醉眠春草長,吟坐夜燈銷。 淚墮思山切,身歸轉路遙。 年年送別處,楊柳少垂條。

    李頻 唐宋诗
  • 奉荅燕公

    誰道零陵守,東過此地遊。 友僚同省閣,昆弟接荆州。 我逐江潭鴈,君隨海上鷗。 屢傷神氣阻,久別鬢毛秋。 疑嶺春應徧,陽臺雨欲收。 主人情未盡,高駕少淹留。

    趙冬曦 唐宋诗
  • 酬秦徵君徐少府春日見集

    終日愧無政,與君聊散(《剡錄》作「放」)襟。 城根山半腹,亭影水中心。 朗詠竹窗靜,野情花徑深。 那能有餘興,不作剡溪尋。 (見《文苑英華》卷二三○、卷三一六、高似孫《剡錄》卷六、卷十。 )(按:《全唐詩》卷一九○收作韋應物詩,誤。 宋本《韋集》無此詩。 明刻《文苑英華》卷二三○此詩前爲應物詩,此詩失署作者,後人因此致誤。 《文苑英華》卷二三○周必大等校該詩云:「集作《奉酬秦徵君系春日撫州西亭野望兼寄徐少府》。 」叔倫曾任撫州刺史。 卷三一六即題作《撫州西亭》,署「戴叔倫」作。 中華書局影印本新編目錄已糾正明刻本之誤。 )。

    戴叔倫 唐宋诗
  • 行路難二十篇(幷序) 第十六章明魔怨

    君不見大道寂寞叵思尋,通融萬象盡皆深。 一切恬然無起滅,顛倒分別併從心。 智者求心無處所,茫然絶相離貪活。 了了分明何所見,猶如病眼覩空針。 若人體知顛倒想,不爲妄苦所浦沈。 世間諸法如陽焰,行者慎莫致怨嫌。 恒以空心而照,無上佛道亦能任。 行路難,路難微妙實無雙。 若識六情空非有,衆魔結賊自然降。

    傅翕 唐宋诗
  • 塞下曲六首 五

    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 將軍分虎竹,戰士臥龍沙。 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劒花。 玉關殊未入,少婦莫長嗟。

    李白 唐宋诗
  • 有寄二絕 其一

    標格全歸笑靨中,相逢無奈去匆匆。 金釵若許重尋約,樽酒秦樓願與同。

    歐陽澈 唐宋诗
  • 遺任子淵省元六首 其六

    我興一枯枿,空此歲月度。 公幹仍多難,病亦沉綿屢。 象犀竟誰攬,漫衝江海霧。 誰說官異人,我才止堪簿。

    員興宗 唐宋诗
  • 次韻解禹玉

    夫君官職雖西班,夫君不獨師孔顔。 畫手人言逼曹覇,詩力自詭追子山。 對客每遊庖丁刃,得興笑解齊女環。 般礴臝前筆未落,競病韻險思不慳。 掀髯掃出山河影,就醉或放風月閑。 我亦平生弄翰墨,諸公頗置齒頰間。 側身南望常仰高,肯交下風俄二毛。 京口市樓聽度曲,廣陵帥席陪揮毫。 悲吟自作夜蟲響,絕唱傍羨秋鷹豪。 虛孰高名擅顧陸,僅識妙思陵莊騷。 金阜老仙憲文武,醴筵繼日喚我曹。 銀臺吐燄眩金翠,繡帷護煖聞蘭膏。 挈挈去尋樵牧盟,貸我抗俗慙山靈。 風流雲散有悲唶,目前赤脚仍樵青。 府公忽駕西蜚鵠,言訪劍閣摹舊銘。 女媧青泥萬山外,爭突雲日寒崢嶸。 前歡弦斷更容續,一紙寄意良未能。 向者望望君不來,談舌攢棘胸填埃。 叩門剝啄粲一笑,灑然一洗衰病懷。 新詩絕妙不我靳,笑口忽復緣君開。 驥足爭先真老矣,屠門大嚼亦快哉。 但令石交不遐棄,此外擾擾付一咍。 幾時携將好東絹,倩卷吳中山水回。

    陳造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