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歸田三首 三

〔唐朝〕 白居易

三十爲近臣,腰間鳴佩玉。 四十爲野夫,田中學鋤穀。 何言十年內,變化如此速。 此理固是常,窮通相倚伏。 爲魚有深水,爲鳥有高木。 何必守一方,窘然自牽束。 化吾足爲馬,吾因以行陸。 化吾手爲彈,吾因以求肉。 形骸爲異物,委順心猶足。 幸得且歸農,安知不爲福。 況吾行欲老,瞥若風前燭。 孰能俄頃間,將心繫榮辱。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春日遊苑喜雨應詔

    園樓春正歸,入苑弄芳菲。 密雨迎僊步,低雲拂御衣。 危花霑易落,度鳥濕難飛。 膏澤登千庾,歡情徧九圍。

    李嶠 唐宋诗
  • 雜詩 二

    青天無雲月如燭,露泣梨花白如玉。 子規一夜啼到明,美人獨在空房宿。

    無名氏 唐宋诗
  • 和郭信可苦寒曲一首

    朔風吹沙邊雲黄,行人墮指鳥獸僵。 鷫鸘裘弊醉何有,呼吸七氣成冰霜。 畫堂繡幕圍絲管,馥馥麝煙紅吐煖。 貧人尺布不可縫,夜長展轉牛衣短。 將軍領戍山上山,勁弩折角刁斗寒。 鐵衣照雪夜如水,哀雁一聲心欲死。 年年官賜冬衣絹,婦女從軍身不遍。 來歲忍寒須努力,農家饑死無人織。

    馮時行 唐宋诗
  • 東湖遊山

    四明山水天下異,東湖景物尤佳致。 古來奇處蕪沒多,極目空餘老蒼翠。 最稱險奧唯福泉,崒嵂萬仞摩青天。 屹起精藍名壽聖,松風颯颯泉涓涓。 一徑崎嶇通下水,風物人情更淳美。 兩椽茅屋何蕭然,是即吾廬靠山起。 吾嘗終日倚闌干,眼界峨峨碧玉攢。 有時出戶一乘興,枯筇蠟屐隨清湍。 攀蘿直上上水去,烟霞迤邐僧家路。 龍藏虎蟄天地寬,陟岵欷歔空墮淚。 次經象坎白雲庵,陰崖斷谷常青嵐。 中有村墟號韓嶺,漁歌樵斧聲相參。 陶公霞嶼崢嶸出,秀傑緜延數非一。 鼈山孤立水中央,規圓不頼人鑱刻。 地雄山壯泉源豪,七十二溪俱怒濤。 截山突屼起六堰,百尺花蹊金石牢。 鳴桹擲釣漁艇短,數百成羣來往欵。 綠蓑青笠苦忘歸,細雨斜風渾不管。 棲真蘭若唯南隅,聞是徐王舊隠居。 蓮塘十里香風濶,鳧鷖鸂鶒時沉洳。 一帆迅抵青山寺,丈室雲堂高贔屓。 森森松菊蔽村祠,細讀刓碑知故事。 云是皇朝李使君,濬濁澄清利後人。 迄今旱歲頼實利,血食往往長秋春。 破霧穿雲梯磴滑,石脅山腰徧金剎。 濯足清流舒嘯長,篔簹十畝清風戛。 紫衣道士氏曰朱,高論山前結草廬。 客至石壇無俗物,橫琴數曲酒一壺。 對岸二靈只一葦,依約誰家葬龍耳。 夜深踈雨洗遥空,一朵濃雲罩山觜。 金襴禪老今大顛,壞衲蒲團日坐禪。 我行不問西來意,消息還將方寸傳。 烏石山頭滕奧口,泓澄萬丈輝星斗。 過客誰知此地靈,只聞靜夜生龍吼。 鑑湖蕪沒多田疇,臨平車馬尤喧啾。 紛紛未識茲萬頃,神仙窟宅合在東南北西陬。 周游幾千里,此興猶未已。 歸來摸寫筆不停,大匠從其誚狂斐。

    史浩 唐宋诗
  • 觀張提刑周鼎

    他人冨貴堆金璧,曼舞妖歌誇坐客。 清心好古誰似公,漢庭諸人推博識。 一朝得此周廟器,買不論貲空四壁。 苔痕洗盡銅色見,坐臥摩挲欲忘食。 蠻童捧出客爲起,恍如清廟陪劍履。 腹中奇字粲蟲魚,嶧山之碑那得比。 知公原是功名人,看罷握手同悲辛。 鎬京洛邑在何許,漠漠秋風吹戰塵。

    陸游 唐宋诗
  • 時鳥

    日出鳴布穀,月落鳴子規。 一氣之所感,彼亦不自知。 架犁最晚至,適當農事時。 丁壯戴星出,力作孰敢遲。 鳴者既有警,聞者得以思。 乃知失時輩,强聒終何爲。 百舌亦能言,今默乃其宜。 我作時鳥篇,用繼豳人詩。

    陸游 唐宋诗
  • 立春帖子 皇帝閣 其三

    暖律催花蘤,晴暉活柳枝。 發生雖有信,造化本無私。

    周必大 唐宋诗
  • 雲谷雜詩十二首 謝客

    野人載酒來,農談日西夕。 此意良已勤,感歎情何極。 歸去莫頻來,林深山路黑。

    朱熹 唐宋诗
  • 題劉志夫嚴居厚瀟湘詩卷後

    瀟湘門外水如天,說著令人意慘然。 試問登高能賦客,箇中何似汨羅淵。

    朱熹 唐宋诗
  • 瀔水驛中

    家山迢遞白雲遮,行役偏愁去路賒。 朝涉桐江寒入脛,夜眠孤館夢歸家。 幾年城市成春夢,萬古江山閲歲華。 若問歸裝何所有,擔頭只許插梅花。

    趙善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