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麑無戚容,活蟻有德色。 不如未見蟻,生道猶不息。 心如隔窗月,光不見微隙。 不患無發時,却患發無益。 一矜障萬善,千悔無一得。 要加持養功,跬步見天則。 宇宙渺無窮,此道足充塞。
无
其他无
〔宋朝〕 度正
殺麑無戚容,活蟻有德色。 不如未見蟻,生道猶不息。 心如隔窗月,光不見微隙。 不患無發時,却患發無益。 一矜障萬善,千悔無一得。 要加持養功,跬步見天則。 宇宙渺無窮,此道足充塞。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宋玉怨三秋,張衡復四愁。 思鄉雁北至,欲別水東流。 倚樹看黃葉,逢人訴白頭。 佳期不可失,落日自登樓。
古樹少枝葉,真僧亦相依。 山木自曲直,道人無是非。 手持維摩偈,心向居士歸。 空景忽開霽,雪花猶在衣。 洗然水溪晝,寒物生光輝。
日日聽歌謠,區中盡祝堯。 蟲蝗初不害,夷狄近全銷。 史筆唯書瑞,天臺絕見妖。 因令匹夫志,轉欲事清朝。
畫角吹殘月,寒聲發戍樓。 立霜嘶馬怨,攢磧泣兵愁。 燕雁鳴雲畔,胡風冷草頭。 罷聞三會後,天逈曉星流。
玉關寒氣早,金塘秋色歸。 泛掌光逾淨,添荷滴尚微。 變霜凝曉液,承月委圓輝。 別有吳臺上,應濕楚臣衣。
玉泉神運寺,寒磬徹琴堂。 有境靈如此,爲官興亦長。 吏愁清白甚,民樂賦輸忘。 聞說巴山縣,今來尚憶張。
(皎然名晝,以貞元元年終山寺。 有集十卷,于頔序集。 貞元八年正月,勅寫其文集入於秘閣,天下榮之。 又著《儒釋交遊傳》及《內典類聚》共四十卷,《號呶子》十卷,時貴流布。 元和四年,太守范傳正、會稽釋靈澈同過舊院,就影堂傷悼彌久,遺題曰:)道安已返無何鄉,慧遠來過舊草堂。 余亦當時及門者,共吟佳句一焚香。 (《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一六九《僧部列傳》引《高僧傳》)(見《宋高僧傳》卷二十九《唐湖州杼山皎然傳》。 「以貞元元年終山寺」,《宋高僧傳》作「以貞元年終山寺」。 據趙昌平考證,皎然約卒於貞元末。 )。
生時不須歌,死時不須哭。 天地捉秤量,鬼神用斗斛。 體上須得衣,口裏須得祿。 人人覓長命,沒地可種穀。
三年作官二年半,修理廳館老癡漢。 但知多□(張補「少」字)與梵志,頭□(張補「戴」字)笠子雨裏判。
莫行心處路,不掛本來衣。 何須正恁麽,切忌來生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