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唐朝〕 白居易

江從西南來,浩浩無旦夕。 長波逐若瀉,連山鑿如劈。 千年不壅潰,萬姓無墊溺。 不爾民爲魚,大哉禹之績。 導岷既艱遠,距海無咫尺。 胡爲不訖功,餘水斯委積。 洞庭與青草,大小兩相敵。 混合萬丈深,淼茫千里白。 每歲秋夏時,浩大吞七澤。 水族窟穴多,農人土地窄。 我今尚嗟歎,禹豈不愛惜。 邈未究其由,想古觀遺跡。 疑此苗人頑,恃險不終役。 帝亦無奈何,留患與今昔。 水流天地內,如身有血脈。 滯則爲疽疣,治之在鍼石。 安得禹復生,爲唐水官伯。 手提倚天劒,重來親指畫。 疏河似翦紙,決壅同裂帛。 滲作膏腴田,蹋平魚鼈宅。 龍宮變閭里,水府生禾麥。 坐添百萬戶,書我司徒籍。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令乘驄馬去,丞脫繡衣來。

    趙仁奬 唐宋诗
  • 滿宮花

    花正芳,樓似綺,寂寞上陽宮裏。 鈿籠金鎖睡鴛鴦,簾冷露華珠翠。 嬌豔輕盈香雪膩,細雨黃鶯雙起。 東風惆悵欲清明,公子橋邊沈醉。

    張泌 唐宋诗
  • 寄靈一上人初還雲門

    寒山白雲裏,法侶自招攜。 竹徑通城下,松門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 髣髴心知(《全唐詩》作「遙看」)處,高峰(《全唐詩》作「秋風」)是會稽。 (見《會稽掇英總集》卷七)(按:《全唐詩》卷三八四收此詩爲張籍作。 今檢《宋高僧傳》卷十五、《文苑英華》卷八六四獨孤及撰《揚州慶雲寺律師一公塔碑》,知靈一卒於寶應元年,年三十六。 張籍生年難確考,但在大曆間殆無可疑。 張籍生於靈一卒後,此詩非其作甚明。 郎士元與靈一同時,詩應爲其作。 )。

    郎士元 唐宋诗
  • 行路難二十篇(幷序) 第二章明真照無照

    君不見真照分明性無照,通鑒坦蕩復無平。 安住無明知明照,了達明照之無明。 一心永斷於諸行,始復勤行於不行。 一心非心亦非一,無一無心行不生。 識心即是無生法,非離生法有無生。 若知諸緣性無起,隨心顛倒任縱橫。 解了空心無隔礙,世間言論不庸爭。 若復苦欲爭言論,方爲貪癡之所盲。 是故經說樂知見,五陰塵勞隨復生。 若能專心復本際,自得正道坦然平。 性正心平無有正,假設平正引羣生。 行路難,路難常居五陰山。 湼槃虛玄不爲寂,雖有生死獨清閑。

    傅翕 唐宋诗
  • 雜詠下 馴鹿

    呦呦忘野性,掉尾草中眠。 寄語射生戶,深山空歲年。

    洪适 唐宋诗
  • 漢詔郡縣行鄉飲酒禮頌詩 其九

    乾清坤夷,軒豁呈露。 萬祥畢溱,登三咸五。

    洪遵 唐宋诗
  • 賦海檜

    孤根從何來,遠自滄海植。 轉移失生意,刔剔費人力。 攣拳蛇蚓結,沮喪丈夫直。 餘妍撐孤翠,枯理上微液。 僅供盆盎玩,竟閼參天色。 安得拉風雷,一夜拔千尺。

    姜特立 唐宋诗
  • 東窗小酌二首 其一

    烏帽翩僊白苧凉,東窗隨事具杯觴。 流年不貸世人老,造物能容吾輩狂。 藤葉成陰山鳥下,檜花滿地蜜蜂忙。 何人畫得農家樂,咿軋繅車隔短牆。

    陸游 唐宋诗
  • 雜興十首以貧堅志士節病長高人情爲韵 其九

    魯山粹而博,韶美曠且真。 石渠東觀中,久矣無若人。 飛僊驂鳳鸞,豈久混世塵。 空餘文章在,常與日月新。 我雖不足數,疇昔忝交親。 尚想秋燈下,對影欹幅巾。

    陸游 唐宋诗
  • 正仲答云鱟醤乃是毛魚耳走筆戲之

    折却毛魚一品資,吳郎聲屈向吾詩。 若論鮆子無從著,冤氣衝喉未可知。

    梅堯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