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重到毓村宅有感

〔唐朝〕 白居易

欲入中門淚滿巾,庭花無主兩迴春。 軒窗簾幕皆依舊,只是堂前欠一人。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桂州北望秦驛手開竹徑至釣磯留待徐容州

    幽徑爲誰開,美人城北來。 王程倘餘暇,一上子陵臺。

    柳宗元 唐宋诗
  • 齒落辭

    嗟嗟乎雙齒,自吾有之爾。 俾爾嚼肉咀蔬,銜杯漱水。 豐吾膚革,滋吾血髓。 從幼逮老,勤亦至矣。 幸有輔車,非無齗齶。 胡然捨我,一旦雙落。 齒雖無情,吾豈無情。 老與齒別,齒隨涕零。 我老日來,爾去不迴。 嗟嗟乎雙齒,孰謂而來哉?孰謂而去哉?齒不能言,請以意宣。 爲口中之物,忽乎六十餘年。 昔君之壯也,血剛齒堅。 今君之老矣,血衰齒寒。 輔車齗齶,日削月朘。 上參差而下𠨜𦤞,曾何足以少安。 嘻!君其聽哉,女長辭姥,臣老辭主。 髮衰辭頭,葉枯辭樹。 物無細大,功成者去,君何嗟嗟? 獨不聞諸道經,我身非我有也,蓋天地之委形。 君何嗟嗟? 又不聞諸佛說,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 由是而言,君何有焉? 所宜委百骸而順萬化,胡爲乎嗟嗟於一牙一齒之間。 吾應曰:吾過矣,爾之言然。

    白居易 唐宋诗
  • 下蔡春暮旅懷

    柳過春霖絮亂飛,旅中懷抱獨[悽悽]。 月生淮上雲初散,家在江南夢去迷。 髮白每慙清鑑啓,心孤長怯子規啼。 拜恩爲養慈親急,願向明朝捧紫泥。

    李中 唐宋诗
  • 也知別有風光主,花蕾枝枝似去年。

    薛沆 唐宋诗
  • 度巴硤(伯三六一九[一])

    客從巴硤度(水渡)[二],傳子(爾)訴(泝)行舟。 是日風波濟(霽)(蔣云「濟」有「止」意,《莊子》、《淮南子》中均有〖風濟〗的用法,不必改。 ),高塘(堂)[三]雨半收。 青山滿蜀道,渌(綠)水向荆州。 不作書相慰(問),何(誰)能散(慰)別愁。 (皎然《詩式》卷三引「青山滿蜀道,渌水向荆州」二句,作「崔顥《別人》」。 )([一]按原卷載詩三首:一《綵雲篇》,二《度巴峽》,三《秋夜泊江渚》。 第一首題下有李邕名。 檢《全唐詩》第一第三兩首正是李邕作,但第一首詩題作「詠雲」,第三首殘。 [二]按此詩見《全唐詩》二函九冊,謂爲崔顥作,題作『贈盧八象』。 故此據敦煌卷先用互著例載入李邕,然後據《全唐詩》校其異文,凡九事。 茲作說明於第一事下。 [三]俞云:「『高塘』應作『高唐』,兩本俱誤。 」)。

    李邕 唐宋诗
  • 題劉松年畫團扇二首 其二

    荷葉如錢三月時,幅巾藜杖一追隨。 爾來勝事知多少,惟有風標公子知。

    宋高宗 唐宋诗
  • 秋日懷東湖二首 其一

    小閣東頭罨畫池,秋來長是憶幽期。 身如巢燕臨歸日,心似堂僧欲動時。 病思羈懷惟付酒,西風落日更催詩。 故知歲暮常多感,不獨當年宋玉悲。

    陸游 唐宋诗
  • 小雨舟過梅市

    故故催詩襯雨蓬,悠悠破夢隔雲鐘。 遥看漁火兩三點,已過暮山千萬峰。 老矣自應埋病骨,歸哉莫念抗塵容。 停橈小住青楓岸,吴市高人儻可逢。

    陸游 唐宋诗
  • 送簡壽王主簿之官番禺

    住久江西近物情,聞名雖舊蓋初傾。 未聽健論折髯喜,况有新詩出袖清。 爲簿免從高士例,飲泉要改昔人名。 爲言牧伯乘驄舊,愧爾傳家折檻聲。

    許及之 唐宋诗
  • 喜雨

    雨脚初鳴屋,風頭忽轉廊。 餘凉生簟枕,好夢到池塘。 黄嬭真三窟,青奴得兩忘。 功名休恨晚,身世一藤床。

    虞儔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