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江南水拍天,經旬茅屋罕炊烟。 石牆頹毀板橋斷,始覺貧家氣象全。
无
其他无
〔宋朝〕 汪莘
春去江南水拍天,經旬茅屋罕炊烟。 石牆頹毀板橋斷,始覺貧家氣象全。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臘月凝陰積帝臺,豪歌擊鼓送寒來。 油囊取得天河水,將添上壽萬年杯。
三十年持一釣竿,偶隨書薦入長安。 由來不是求名者,唯待春風看牡丹。
莫怪頻過有酒家,多情長是惜年華。 春風堪賞還堪恨,纔見開花又落花。
玉輦西歸已至今,古原風景自沈沈。 御溝流水長芳草,宮樹落花空夕陰。 胡蝶翅翻殘露滴,子規聲盡野煙深。 路人不記當年事,臺殿寂寥山影侵。
落日倚闌干,徘徊汨羅曲。 冤魂如可弔,煙浪聲似哭。 我欲考黿鼉之心,烹魚龍之腹。 爾既啖大夫之血,食大夫之肉。 千載之後,猶斯暗伏。 將謂唐堯之尊,還如荒悴之君。 更有逐臣,於焉葬魂。 得以縱其噬,[恣]其吞。
迢迢東海出,漸漸入雲衢。 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江南餘載》下)(〖1〗《歲時廣記》三十一《中秋》上《得佳聯》引《漫叟詩話》:「南唐金輪寺有僧曰明光者,先一年中秋翫月,得詩一聯云:『團團離海角,漸漸出雲衢。 』竟思下聯不就。 次年中秋,再得一聯云:『此夜一輪滿,清光何處無? 』遂不勝其喜,徑登寺樓鳴鐘。 時有善聽聲聞之:『此鐘發聲通暢,若非詩人得句,即是禪僧悟道。 』驗之果然。 好事者有詩云:『爲思銀漢中秋月,誤擊金輪半夜鐘。 』」〖2〗《全唐詩》八五一、《全五代詩》三九均作南唐失名僧《月詩》,前二句作「徐徐東海出,漸漸上天衢」。 《全五代詩》引《江南野錄》:「李昪受禪之初,忽半夜寺僧撞鐘,一城皆驚,召將斬之,云夜來偶得月詩,乃云云。 李昪喜而釋之。 」〖3〗原以明光另列一則。 今檢《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十六引《漫叟詩話》作「南唐僧謙明」詩,知明光之名爲南宋時之別傳,而非另有其人,故以明光一則移附於此。 另《釣磯立談》謂作詩者爲「頭陀范忠嵩」。 《江鄰幾雜識》作「南唐一詩僧」,當即爲《全唐詩》所本。 )。
家在橫塘曲,那能萬里違。 門臨秋水掩,帆帶夕陽飛。 傲俗宜紗帽,干時倚布衣。 獨將湖上月,相逐去還歸。
同州隔秋浦,聞吟猛虎詞。 晨朝來借問,知是謝楊兒。
孤壁橫天畿,巋然袤尋丈。 恭承晉高士,嘗此攄遐想。 臨風挹勝軌,意若無今曩。 當塗昔戰龍,典午方搆象。 忠賢履危運,鱗羽嬰密網。 烈烈熾邦刑,耽耽翦人望。 嵇呂膏碪斧,濤舒受羈鞅。 先生機且神,妙用包羣枉。 兀爾謝將迎,隤然寄昏放。 禮法雖我讎,智恬非外奬。 惻愴廣武游,留連步兵釀。 朅來桑梓國,憑高念長往。 舒嘯萬籟先,浮精九皇上。 歸禽宛頸還,秣駟臨芻仰。 當日天地心,寥寥共悲壯。 咄嗟涉千祀,隠軫存遺壤。 臨岸知是非,俎豆猶彷像。 我來一傾耳,城隅斷餘響。 梟鶚愁空林,狐狸語平莽。 高韵邈已徂,清銘復誰賞。 嘗聞史氏傳,塗窮輒怊悵。 正人與直轡,何代非流蕩。 淳風日已微,投辭謝精爽。
禁籞含暉地,春英浥露天。 萬柯蒸協氣,雙蘤應祥篇。 傃日香彌酷,乘風艷欲然。 聯葩宸屋外,交影帝觴前。 詠掩華跗秀,名均紫脫妍。 朝緌歌茂貺,聲冠億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