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東城晚歸

〔唐朝〕 白居易

一條邛杖懸龜榼,雙角吳童控馬銜。 晚入東城誰識我,短靴低帽白蕉衫。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雜曲歌辭 古曲五首 四

    憐時魚得水,怨罷商與參。 不如山支子,卻解結同心。

    施肩吾 唐宋诗
  • 薦士

    周詩三百篇,雅麗理訓誥。 曾經聖人手,議論安敢到。 五言出漢時,蘇李首更號。 東都漸瀰漫,派別百川導。 建安能者七,卓犖變風操。 逶迤抵晉宋,氣象日凋耗。 中間數鮑謝,比近最清奧。 齊梁及陳隋,衆作等蟬噪。 搜春摘花卉,沿襲傷剽盜。 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勃興得李杜,萬類困陵暴。 後來相繼生,亦各臻閫奧。 有窮者孟郊,受材實雄驁。 冥觀洞古今,象外逐幽好。 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奡。 敷柔肆紆餘,奮猛卷海潦。 榮華肖天秀,捷疾逾響報。 行身踐規矩,甘辱恥媚竈。 孟軻分邪正,眸子看瞭眊。 杳然粹而清,可以鎮浮躁。 酸寒溧陽尉,五十幾何耄。 孜孜營甘旨,辛苦久所冒。 俗流知者誰,指注競嘲慠。 聖皇索遺逸,髦士日登造。 廟堂有賢相,愛遇均覆燾。 況承歸與張,二公迭嗟悼。 青冥送吹噓,強箭射魯縞。 胡爲久無成,使以歸期告。 霜風破佳菊,嘉節迫吹帽。 念將決焉去,感物增戀嫪。 彼微水中荇,尚煩左右芼。 魯侯國至小,廟鼎猶納郜。 幸當擇珉玉,寧有棄珪瑁。 悠悠我之思,擾擾風中纛。 上言媿無路,日夜惟心禱。 鶴翎不天生,變化在啄菢。 通波非難圖,尺地易可漕。 善善不汲汲,後時徒悔懊。 救死具八珍,不如一簞犒。 微詩公勿誚,愷悌神所勞。

    韓愈 唐宋诗
  • 酬武藴之乙丑之歲始見華髮余自悲遂成繼和

    賈生年尚少,華髮近相侵。 不是流光促,因緣別恨深。 憐君成苦調,感我獨長吟。 豈料清秋日,星星共映簪。

    張祜 唐宋诗
  • 落第後歸覲喜逢僧再陽

    相逢須強笑,人世別離頻。 去曉長侵月,歸鄉動隔春。 見僧心暫靜,從俗事多屯。 宇宙詩名小,山河客路新。 翠桐猶入爨,青鏡未辭塵。 逸足常思驥,隨羣且退鱗。 宴乖紅杏寺,愁在綠楊津。 羞病難爲藥,開眉嬾顧人。

    項斯 唐宋诗
  • 登慈恩寺塔

    窗戶幾層風,清涼碧落中。 世人來往別,煙景古今同。 列岫橫秦斷,長河極塞空。 斜陽越鄉思,天末見歸鴻。

    張喬 唐宋诗
  • 劉相公中書江山畫障

    相府徵墨妙,揮毫天地窮。 始知丹青筆,能奪造化功。 瀟湘在簾間,廬壑橫座中。 忽疑鳳凰池,暗與江海通。 粉白湖上雲,黛青天際峰。 晝日恆見月,孤帆如有風。 巖花不飛落,澗草無春冬。 擔錫香鑪緇,釣魚滄浪翁。 如何平津意,尚想塵外蹤。 富貴心獨輕,山林興彌濃。 喧幽趣頗異,出處事不同。 請君爲蒼生,未可追赤松。

    岑參 唐宋诗
  • 擬歸田園 其四

    不必效沮溺,聊與世相娛。 荒山無鄰里,人煙在村墟。 所以近城市,幽處卜吾居。 門前草三徑,堂下柳五株。 雖無羊酪羹,簞瓢亦晏如。 在我儻知足,清貧樂有餘。 子雲作甘泉,相如賦子虛。 嗟我懶此學,篋中一字無。

    張九成 唐宋诗
  • 和用明梅十三絕 其一二

    公子曾遊翰墨場,詩成寒律带春光。 杯中竹葉悠悠夢,句裏梅花字字芳。

    胡寅 唐宋诗
  • 挽方通判良翰 其四

    九死穹廬我未甘,後來勿使隴西慚。 明時節義多傳述,柱下何人是老聃。

    林光朝 唐宋诗
  • 范待制約遊廬山以故不往因寄

    平昔愛山水,茲聞廬嶽遊。 遠期無逸興,獨往畏湍流。 舉手謝雲壑,棲心慙鳥鷗。 香爐碧峯下,應爲一遲留。

    梅堯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