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送報本寺分韻得通字

〔唐朝〕 牟融

幾度乘閑謁梵宮,此郎聲價重江東。 貴侯知重曾忘勢,閑客頻來也悟空。 滿地新蔬和雨綠,半林殘葉帶霜紅。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山園秋晚寄杜黃裳少府

    惆悵佳期阻,園林秋景閑。 終朝碧雲外,唯見暮禽還。 泉石思攜手,煙霞不閉關。 杖藜仍把菊,對卷也看山。 望望離心起,非君誰解顏。

    錢起 唐宋诗
  • 送薛溫州

    昨日饋連營,今來刺列城。 方期建禮直,忽訪永嘉程。 郡內裁詩暇,樓中遲客情。 憑君減千騎,莫遣海鷗驚。

    權德輿 唐宋诗
  • 春思寄夢得樂天

    花滿中庭酒滿樽,平明獨坐到黃昏。 春來詩思偏何處,飛過函關入鼎門。

    令狐楚 唐宋诗
  • 雜曲歌辭 桃花行 三

    源水叢花無數開,丹跗紅蕚間青梅。 從今結子三千歲,預喜仙游復摘來。

    李嶠 唐宋诗
  • 月夜登閣避暑

    旱久炎氣盛,中人若燔燒。 青風隱何處,草樹不動搖。 何以避暑氣,無如出塵囂。 行行都門外,佛閣正岧嶤。 清涼近高生,煩熱委靜銷。 開襟當軒坐,意泰神飄飄。 迴看歸路傍,禾黍盡枯焦。 獨善誠有計,將何救旱苗。

    白居易 唐宋诗
  • 秋日同僧宿西池

    菡萏遍秋水,隔林香似焚。 僧同池上宿,霞向月邊分。 渚鳥栖蒲立,城砧接曙聞。 來宵莫他約,重此話孤雲。

    劉得仁 唐宋诗
  • 題雲居上寺(並序)

    到此花宮裏,觀身火宅中。 有爲皆是幻,何事不成空? 晚籟鳴寒谷,秋山響暮鐘。 欲歸林下路,新月上前峯。 (見《金石萃編》卷一百五。 )(〖1〗《金石萃編》王昶按:「雲居上寺,未詳處所。 據詩前稱范陽縣丞吉逾同躋攀于此云云,則寺當在范陽矣。 唐時范陽縣屬涿州,今撿《日下舊聞》引《名勝志》云:『涿州有智度寺,石城東北隅,剙自唐時,有舊碑刻。 其後即雲居寺,俱有石基浮圖。 』疑即此雲居上寺也。 謂之上寺者,以在智度寺之後也。 唐時舊碑刻,或即指此碑。 吉逾諸人之詩,《全唐詩》無一載者,因錄之,以見唐人詩千餘年來淪於草莽、爲人所未見者,蓋不勝紀云。 」〖2〗望按:詩題次行原有「范陽縣丞吉逾」六字,詩序辛酉歲云云。 當是唐德宗建中二年。 石刻於此詩後出「元和四年四月八是范□□」一行,疑此爲刻石年月,而「范□□」疑本是「范某刻」字樣,當是刻工題名。 果爾,則自辛酉賦詩以迄元和四年己丑刻石,其間已歷二十九年矣。 〖吉逾等人詩作於建中二年。 元和題名,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卷六五錄作「元和四年八月八日范惟清呂〖以下缺〗」幷云此題名雖書於軒轅偉詩首「同前」二字之下,應別標一題,「《萃編》合爲一刻,誤矣」。 〗)。

    吉逾 唐宋诗
  • 又次申教授直宿三首 其二

    擾擾浮名絆此身,相逢樽酒眼還明。 君如俊鶻方摶翮,我似彎弓不受檠。 弱植幸容依玉樹,新詩嘗喜擲金聲。 他時會致青雲上,莫厭卑棲歲屡更。

    傅察 唐宋诗
  • 端午帖子九首 其四

    日華露重疏疏竹,寶砌風回楚楚松。 酪粉冰壺驅薄暑,瑶琴永日得從容。

    曹勛 唐宋诗
  • 百四從妹挽詞 其一

    姊妹二十四,凋零餘二人。 他鄉忽傳訃,老子倍傷神。 已歎嫠居久,何堪逆境頻。 佳城千里外,西望淚沾巾。

    樓鑰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