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岸復連沙,枝枝搖浪花。 月明渾似雪,無處認漁家。
无
其他无
〔唐朝〕 雍裕之
夾岸復連沙,枝枝搖浪花。 月明渾似雪,無處認漁家。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男兒婦人帶弓箭,塞馬蕃羊臥霜霰。 寸步東西豈自由,偷生乞死非情願。 龜茲觱篥愁中聽,碎葉琵琶夜深怨。 竟夕無雲月上天,故鄉應得重相見。
此生修道淺,愁見未來身。 誰爲傳真諦,唯應是上人。 自悲年已長,漸覺事難親。 不向禪門去,他門無了因。
南遊衡嶽上,東往天台裏。 足躡華頂峰,目觀滄海水。
獵獵旗幡過大荒,敕書猶帶御烟香。 滹沱河凍軍迴探,邏逤城孤雁著行。 遠寨風狂移帳幕,平沙日晚臥牛羊。 早終冊禮朝天闕,莫遣虬髭染塞霜。
石渠冊府神仙署,當用明朝第一人。 腰下別懸新印綬,座中皆是故交親。 龍池樹色供清景,浴殿香風接近鄰。 從此翻飛應更遠,徧尋三十六天春。
惆悵人間萬事違,兩人同去一人歸。 生憎平望亭前水,忍照鴛鴦相背飛。
高昌兵馬如霜雪,漢家兵馬如日月。 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滅。
馬融方直校,閱檢復持鉛。 素業高風繼,青春壯思全。 論文多在夜,宿寺不虛年。 自署區中職,同荒郭外田。 山鄰三徑絕,野意八行傳。 煮玉矜新法,留符識舊仙。 涵苔溪溜淺,搖浪竹橋懸。 複洞潛棲燕,疏楊半翳蟬。 詠歌雖有和,雲錦獨成妍。 應以馮唐老,相譏示此篇。 (見江標影宋書棚本《李端詩集》卷三)(按:《全唐詩》卷二八六以此詩爲李端詩,題作「酬前駕部員外郎苗發」,實誤。 檢影宋書棚本此詩附於李端《得山中道友書寄苗錢二員外》後,題作「酬前」,下署「駕部員外郎苗發」,殆爲苗發酬答李端見寄之作而附入李端集者。 後代輾轉刻印,誤將苗發職銜與詩題相連,遂誤成端詩。 類似情況,在唐人原集中甚常見,如竇叔向詩誤歸已經繼之類,岑仲勉、李嘉言二先生已指出。 苗發與張芬詩誤歸李端,亦屬同類型錯誤。 )。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 汝今得之,宜善保護。 銀盌盛雪,明月藏鷺。 類之不(《五燈會元》卷十三作「弗」)齊,混則知處。 意不在言,來機亦赴。 動成窠臼,差落顧佇。 背觸俱非,如大火聚。 但形文彩,即屬染污。 夜半正明,天曉不露。 爲物作則,用拔諸苦。 雖非有爲,不是無語。 如臨寶鏡,形形(《五燈會元》作「影」)相覩。 汝不是渠,渠正是汝。 如世嬰兒,五相完具。 不去不來,不起不住。 婆婆和和,有句無句。 終不得物,語未正故。 重離六爻,偏正回互。 疊而爲三,變盡成五。 如荎(《五燈會元》注:「徒結切」)草味,如金剛杵。 正中妙挾,敲唱雙舉。 通宗通途,挾帶挾路。 錯然則吉,不可犯忤。 天真而妙,不屬迷悟。 因緣時節,寂然昭著。 細入無間,大絕方所。 毫忽之差,不應律呂。 今有頓漸,緣立宗趣。 宗趣分矣,即是規矩。 宗通趣極,真常流注。 外寂中謠,係駒伏鼠。 先聖悲之,爲法檀度。 隨其顛倒,以緇爲素。 顛倒想滅,肯心自許。 要合古轍,請觀前古。 佛道垂成,十劫觀樹。 如虎之缺,如馬之馵(《五燈會元》注:「之戌切」)。 以有下劣,寶几珍御。 以有驚異,黧奴白牯。 羿以巧力,射中百步。 箭鋒相值,巧力何預? 木人方歌,石女起舞。 非情識到,寧容思慮? 臣奉於君,子順於父。 不順不(《五燈會元》作「非」)孝,不奉不(《五燈會元》作「非」)輔。 潜行密用,如愚如魯。 但能相續,名主中主。
咸陽二三月,宮柳黃金枝。 綠幘誰家子,賣珠輕薄兒。 日暮醉酒歸,白馬驕且馳。 意氣人所仰,冶遊方及時。 子雲不曉事,晚獻長楊辭。 賦達身已老,草玄鬢若絲。 投閣良可歎,但爲此輩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