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峰頭月欲低,空聆灘上子規啼。 孤舟一夜東歸客,泣向東風憶建溪。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涉
十二峰頭月欲低,空聆灘上子規啼。 孤舟一夜東歸客,泣向東風憶建溪。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喜入山林初息影,厭趨朝市久勞生。 早年薄有煙霞志,歲晚深諳世俗情。 已許虎溪雲裏臥,不爭龍尾道前行。 從茲耳界應清淨,免見啾啾毀譽聲。
吳國初成陣,王家欲解圍。 拂巾雙雉呌,飄瓦兩鴛飛。
千里長江皆渡馬,十年養士得何人。 翻憶潘郎章奏內,愔愔日暮好沾巾。 百骸同草木,萬象入心靈。
滄海一遺民,詩書盡老身。 不逢青眼舊,争奈白頭新。 小小調茶鼎,銖銖定藥斤。 空疎更誰問,賴與酒家隣。 。
天生石月架空虛,樹綴龍髯子貫珠。 三十年前已攀折,建公曾到上方無。 (見明陶宗儀《古刻叢鈔》。 )(詩下原署曰「上都左街保壽寺文章應制內供奉大德元孚」。 又《寶刻叢編》卷十五有《唐房田寺經藏院記》,云唐崔龜從撰,僧元孚書,會昌二年立。 則元孚者,武宗提人也。 )。
結夏時左眼半斤,解夏時右眼八兩。 謾云九十日安居,贏得一肚皮妄想。 直饒七穴八穿,未免山僧拄杖。
千五百衆雪山住,無麵軟餅裹露柱。 橫咬竪飽便休,莫倚他門傍他戶。
月上孤城早,山迎雉堞低。 四天浮沆瀣,萬瓦貯玻璃。 松獵風聲北,江摇斗柄西。 諸公宜款曲,吾且倚枯藜。
我登峨嵋山,偉觀天下少。 觀公驚俗句,更覺眉山小。 短章鋒斬絕,大篇氣深杳。 紙敝墨色渝,讀誦不能了。
臨清莫三歎,對景非一欣。 緩踏溪南路,怕驚鷗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