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回四度,不曾入得徑山門。 萬恨千愁,今日落在弟子手。 只得歡喜忍受。
无
其他无
〔宋朝〕 釋智朋
三回四度,不曾入得徑山門。 萬恨千愁,今日落在弟子手。 只得歡喜忍受。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留春不得被春欺,春若無情遣泥誰。 寂寞自疑生冷病,淒涼還似別親知。 隨風未辨歸何處,澆酒唯求住少時。 一去近當三百日,從朝至夜是相思。
榮辱又榮辱,一何翻與覆。 人生百歲中,孰肯死前足。 玄鬢忽如絲,青叢不再綠。 自古爭名徒,黃金是誰祿。
南北惟堪恨,東西實可嗟。 常飛侵夏雪,何處有人家? 風刮陰山薄,河推大岸斜。 祗應寒夜夢,時見故園花。
一葉野人舟,長將載酒游。 夜來吟思苦,江上月華秋。 曉露滿紅蓼,輕波颺白鷗。 漁翁似有約,相伴釣中流。
駐斾息東林,清泉洗病心。 爐峯霄漢近,煙樹荔蘿陰。 溪浚龍蛇隱,喦高雨露侵。 猿聲雲壑斷,罄韻竹房深。 欲問吾師法,衰年力不任。 (《永樂大典》六六九九江字韻引《江州志》)(〖1〗張毅夫,原列「無世次」作者。 今檢《舊唐書》卷一六二《張正甫傳》附其事迹,節引如次:毅夫,南陽人。 正甫之子。 登進士第,位至戶部侍郎、弘文館學士判院事。 《唐僕尚丞郎表》卷三謂其任戶部侍郎約在咸通間。 《舊唐書·宣宗紀》載其大中十一年四月自江西觀察使爲京兆尹,十二年正月出爲鄂岳觀察使。 )。
抱琴欲隱去,杖策訪幽潛。 青溪無限曲,丹障幾重簾。 水聲全繞砌,樹影半橫檐。 甑塵炊暫拂,鑪香盡更添。 短茅新縛薦,細藋始編簷。 寫咒桃爲板,題經竹作籤。 紫文千歲蝠,丹書五月蟾。 三山今近遠,飛路幸相兼。
莫笑山翁老據鞍,探梅今夕到江干。 半灘流水浸殘月,一夜清霜催曉寒。 倚醉更教重秉燭,怕愁元自怯憑欄。 誰知携客芳華日,曾費纏頭錦百端。
山色銀屏曉,溪梅玉鏡春。 東風露消息,萬物有精神。 索漠貧遊世,龍鍾老迫身。 欲浮滄海去,風浪濶無津。
一溪清淺抱山根,山霧溪烟白晝昏。 負郭可能無五斗,肩輿何事走空村。
祖龍遷怒色曾頳,帝子有靈山更青。 湖水如天冬亦涸,此君榮落一般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