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樓下醉醺醺,晚出東門蟬漸聞。 不使鄉人治驛路,却將家累宿山雲。 閑時採藥隨僧去,每月請錢共客分。 縣吏若非三載滿,自知無計更尋君。
无
其他无
〔唐朝〕 姚合
鳳凰樓下醉醺醺,晚出東門蟬漸聞。 不使鄉人治驛路,却將家累宿山雲。 閑時採藥隨僧去,每月請錢共客分。 縣吏若非三載滿,自知無計更尋君。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悠悠次楚鄉,楚口下涔陽。 雪隱洲渚暗,沙高蘆荻黃。 漁人共留滯,水鳥自喧翔。 懷土年空盡,春風又淼茫。
金貂再領三公府,玉帳連封萬戶侯。 簾捲青山巫峽曉,煙開碧樹渚宮秋。 劉琨坐嘯風清塞,謝朓題詩月滿樓。 白雪調高歌不得,美人南國翠蛾愁。
西去輪臺萬里餘,故鄉音耗日應疎。 隴山鸚鵡能言語,爲報閨人數寄書。
逈步遊三洞,清心禮七真。 飛符超羽翼,禁火醮星辰。 殘藥霑雞犬,靈香出鳳麟。 壺中無窄處,願得一容身。
君愛鍊藥藥欲成,我愛鍊骨骨已清。 試自比校得仙者,也應合得天上行。 天門九重高崔嵬,清空鑿出黃金堆。 夜叉守門晝不啓,夜半醮祭夜半開。 夜叉喜歡動關鎖,鎖聲㩧地生風雷。 地上禽獸重血食,性命血化飛黃埃。 太上道君蓮花臺,九門隔闊安在哉? 嗚呼!沈君大藥成,兼須巧會鬼物情,無求長生喪厥生。
隔浦愛紅蓮,昨日看猶在。 夜來風吹落,只得一回采。 花開雖有明年期,復愁明年還暫時。
[湘江](江水)永州路,水碧山崒兀。 古木暗[漁](魚)潭,陰雲起龍窟。 峻屏夾澄[徹](澈),怪石生[溪渤](□勒)。 [巨]艦時邅迴,輕舠已超忽。 疾如奔羽翼,清可[鑑](鑒)毛髪。 寂寞[幾](榜)漁舟,逶迤逗[啇](商)[筏]。 [我]行十月杪,猿嘯中夜發。 楓葉寒始丹,菊花冬未歇。 凝流綠可[染],積[翠](學)浮堪擷。 [峭]蒨每驚新,幽奇信誇絕。 稠[峰](峯)疊玉嶂,淺[浪](泿)翻殘雪。 石[燕](鷰)雨中飛,[塞](霜)鴻雲外別。(迴鴈峯) 泝洄已勞苦,覽[玩](翫)還愉悅。 鶴嶺訪胎仙([祁]陽縣白鶴[嶺]道士屈志静得仙處),𢈪(音吾)亭仰文[喆](哲)(祁陽𢈪亭,元中丞次山所居。)。 川間[有]漁釣,山上多薇蕨。 無[以](公)佐雍熙,何如養疵拙。 安人苟有[積](績),撫己行將[耋]。 此路好[乘桴],吾其謝羈紲。 (見《金石萃編》卷一百八。 第三句「暗魚」二字原缺,據《輿地紀勝》卷五十六補。 )(《金石萃編》錄此詩缺誤甚多,而清瞿中溶《古泉山館金石文編殘稿》卷三補錄此詩無缺,今據以校補。 瞿中溶跋云:李諒《湘中紀行》詩二十行,行三十字,正書左行。 述葊侍郎《金石萃編》所載闕十五字,又『溪渤』之『渤』誤作『勒』,『積翠』之『翠』誤作『學』,蓋搨本未精之故。 予遊浯溪,親督搨工椎打,所謂闕泐者一一皆可辨識,乃爲補之。 中云『痦亭仰文哲』,『亭』字並不作『廎』,此唐人手筆,可見次山當本用『亭』字也。 )(〖1〗石刻詩後至題「大和四年十月廿五日,[桂]管都防禦觀察處置等使桂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李諒,過此偶題,並領男穎同登覽。 」〖2〗《金石萃編》王昶按:「李諒,兩《唐書》無傳,《全唐詩》有其人,小傳稱諒字復言,三宰劇邑,再爲郡牧,終京兆尹,而不詳所牧何郡。 所載詩,便有《蘇州元日郡齊感懷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人》詩一首,題下注云:『時長慶四年也。 』而不載此詩。 詩中缺泐,無從校補。 此詩題曰《湘中紀行》,是官桂州刺史道經永州題此詩於𢈪亭者。 合而觀之,是諒先於長慶四年守蘇州,至此時相距七年而移守桂州,所謂再爲郡牧者是已。 《蘇州元日》詩句云『新知四十九年非』,是長慶四年年五十也,至此則五十六矣。 有一子,名穎。 諒之可見者祇此。 」)。
飛名紫府內,抗手白雲鄉。 道與松喬匹,榮辭園綺行。 夫君既鶴駕,幼子復霓裳。 少別留宸藻,東南歸路光。 (見《會稽掇英總集》卷二)。
何人蹙縮九疑山,疊映公家几硯間。 欲識神魚閟凝湛,試看雲氣出孱顔。 新蒲已結根千歲,舊蘚猶窺暈一斑。 舉餉敢辭歸載重,要將奇絕寄幽閒。
君家遥借我家山,我亦時來一笑看。 縹緲雲扶千疊秀,空濛翠滴兩州寒。 已將老目供秋晚,未覺豪心怯酒闌。 文伯詩無飄泊歎,盡將幽抱付遐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