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堂階豈高,數寸是苔蘚。 只恐秋雨中,窗戶亦不濺。 眼前無此物,我情何由遣。
无
其他无
〔唐朝〕 姚合
茅堂階豈高,數寸是苔蘚。 只恐秋雨中,窗戶亦不濺。 眼前無此物,我情何由遣。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久聞爲客過蒼梧,休說攜家歸鏡湖。 山水顛狂應盡在,[鬢]毛凋落免貧無。 和僧搶入雲中峭,帶鶴驅成澗底孤。 春醉醒來有餘興,因人乞與武陵圖。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四海同寒食,千秋爲一人。 深冤何用道,峻跡古無鄰。 魂魄山河氣,風雷御宇神。 光煙榆柳滅,怨曲龍虵新。 可歎文公霸,平生負此臣。
宴賓容易小筵成,隼擊秋原助放情。 紅袖退行鞍上語,白眉迂步馬前迎。 一冬霜意先黃葉,兩路風威動翠旌。 須道孔融罇已滿,不勞臺下說餘酲。
步出縣西郊,攀蘿登峭壁。 行到蘂珠宮,暫喜拋火宅。 羽帔請焚脩,霜鐘扣空寂。 山影落中流,波聲吞大澤。 北廂引危檻,工部曾刻石。 辭高謝康樂,吟久驚神魄。 拾遺有書堂,荒榛堆瓦礫。 二賢間世生,垂名空烜赫。 逸足擬追風,祥鸞已𨭝翮。 伊餘誠未學,(伊餘,應作「伊余」。 )少被文章役。 興來揮兔毫,欲競雕弧力。 雖稱含香吏,猶是飄蓬客。 薄命值亂離,經年避矛戟。 今來略倚柱,不覺衝暝色。 袁安憂國心,誰憐鬢雙白? (見《永樂大典》卷三一三四「九真」「陳」字「陳子昂」條引《潼川志》〖五函四十四冊〗。 )(按:詩後原紀年時曰「光啟三年九月二十六日」。 )。
清和氣始交,候火未可熾。 雨師偶失職,焰焰使人畏。 東湖冷如氷,捨此誰止沸。 猊吻呀不吐,濁泥點枯翠。 農田不難料,焦灼凜生意。 西南有重屯,百萬方振臂。 自今數秋成,一飽儻可冀。 蛟龍卧慵懶,朱鳥誇羽翅。 吾生老文園,肺渴不自慰。 安得挽天河,併爲洗兵氣。
往年初堰壞,樂歲亦民饑。 再見龍尾水,如興鴻却陂。 名同召伯埭,人立許楊祠。 祝史有祀事,歌予迎送詩。
春到天寒花未芳,老人寸寸惜流光。 攀條先試東風手,蜂蝶如知合斷腸。
施兄今七十,近郭隠茅廬。 懶問齊民術,喜看莊叟書。 竹間鳴澗水,原際見村墟。 識盡窮通理,超然樂有餘。
窮巷曾勤特地過,瀾翻舌本落懸河。 君方迹未離塵土,我亦身嘗墮網羅。 幸有吾曹相爾汝,肯教俗子更誰何。 詩成騷雅遺風在,壓倒南山白石歌。
簪纓列序,羽衛分行。 雉扇爰徹,天威煒煌。 清明在躬,顒顒昂昂。 咸拜稽首,萬壽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