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野始嚴凝,雲天曉色澄。 樹寒稀宿鳥,山迥少來僧。 背日收窗雪,開爐釋硯冰。 忽然歸故國,孤想寓西陵。
无
其他无
〔唐朝〕 周賀
大野始嚴凝,雲天曉色澄。 樹寒稀宿鳥,山迥少來僧。 背日收窗雪,開爐釋硯冰。 忽然歸故國,孤想寓西陵。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袖中多麗句,未遣世人聞。 醉夜眠江月,閑時逐海雲。 荻花寒漫漫,鷗鳥暮羣羣。 若到長沙苑,漁家更待君。
步屨深林晚,開樽獨酌遲。 仰蜂黏落絮,行蟻上枯梨。 薄劣慚真隱,幽偏得自怡。 本無軒冕意,不是傲當時。
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新芽獻地仙。 飛鵲印成香蠟片,啼猿溪走木蘭船。 金槽和碾沈香末,冰椀輕涵翠縷煙。 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
錦鱗躍水出浮萍,荇草牽風翠帶橫。 恰似金梭攛碧沼,好題幽恨寫閨情。
土德承餘烈,江南廣舊恩。 一朝人事變,千古信書存。 哀挽周原道,銘旌鄭國門。 此生雖未死,寂寞已消魂。 (以上二首角《宋詩紀事》卷三。 )(見《東軒筆錄》卷一、《宋朝事實類苑》卷三六。 第一首第四句「白草」二字,《東軒筆錄》作「芳草」、《宋朝事實類苑》作「荒草」。 )(〖1〗宋翟耆年《籀史》:「徐鉉鼎臣從李煜歸朝,爲銀青光祿大夫、右散騎常侍。 太平興國中,李煜薨,詔侍臣撰煜神道碑。 有欲中傷鉉者,奏曰:『吳王事,莫若徐鉉爲詳。 』遂詔鉉撰。 鉉泣曰:『臣舊事李煜,陛下容臣存故主之義,乃敢奉詔。 』太宗許之。 鉉但推言歷數有盡,天命有歸而已。 其警句云:『東鄰搆禍,南箕扇疑,投杼致慈親之惑,乞火無鄰婦之詞。 始勞因壘之師,終後塗山之會。 』太宗覽之,稱歎不已。 異日復得鉉所撰《吳王挽詞》,今傳者二首云云。 鉉被詔撰《江南錄》,故有『信書』之句。 東鄰謂錢俶也。 」〖2〗望按:如《籀史》所載,知挽辭二首之作,已在入宋之後。 以所涉李煜,曾是南唐之主,而徐鉉生活於五代者亦四十餘年,且《全唐詩》徐鉉卷亦收其仕宋後篇什,故仍援例錄補,俾成完帙。 )。
夏景已難度,懷賢思方續。 喬樹落疎陰,微風散煩燠。 傷離枉芳札,忻遂見心曲。 藍上舍已成,田家雨新足。 託鄰素多欲,殘帙猶見束。 日夕上高齋,但望東原綠。
蝕餘仍苦雨,猶爾晦陽暉。 浩浩陂三尺,家家水半扉。 汩陳非佛意,昏墊蓋天機。 祈懇須冥造,當仁要達微。
我與梅花素有期,故應花怨我輕離。 巡簷索笑寧無日,少待歸來酒作池。
飽來捫腹繞村嬉,北陌東阡信所之。 女手采餘桑鬰鬰,烟蕪生遍冢纍纍。 高林日暮無鶯語,深巷人歸有犬隨。 東走郡城逾十里,好風勞送角聲悲。
蕭灑低低屋,虛明小小窗。 客間那得許,窗外更寒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