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留別薛僕射

〔唐朝〕 平曾

梯山航海幾崎嶇,來謁金陵薜大夫。 毛髮豎時趨劍戟,衣冠儼處拜冰壺。 誠知兩軸非珠玉,深愧三縑卹旅途。 明日過江風景好,不堪回首望勾吳。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和荅詩十首 和陽城驛

    商山陽城驛,中有歎者誰。 云是元監察,江陵謫去時。 忽見此驛名,良久涕欲垂。 何故陽道州,名姓同於斯。 憐君一寸心,寵辱誓不移。 疾惡若巷伯,好賢如緇衣。 沈吟不能去,意者欲改爲。 改爲避賢驛,大署於門楣。 荆人愛羊祜,戶曹改爲辭。 一字不忍道,況兼姓呼之。 因題八百言,言直文甚奇。 詩成寄與我,鏘若金和絲。 上言陽公行,友悌無等夷。 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離。 次言陽公迹,夏邑始棲遲。 鄉人化其風,少長皆孝慈。 次言陽公道,終日對酒巵。 兄弟笑相顧,醉貌紅怡怡。 次言陽公節,謇謇居諫司。 誓心除國蠹,決死犯天威。 終言陽公命,左遷天一涯。 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歸。 一一皆實錄,事事無孑遺。 凡是爲善者,聞之惻然悲。 道州既已矣,往者不可追。 何世無其人,來者亦可思。 願以君子文,告彼大樂師。 附於雅歌末,奏之白玉墀。 天子聞此章,教化如法施。 直諫從如流,佞臣惡如疵。 宰相聞此章,政柄端正持。 進賢不知倦,去邪勿復疑。 憲臣聞此章,不敢懷依違。 諫官聞此章,不忍縱詭隨。 然後告史氏,舊史有前規。 若作陽公傳,欲令後世知。 不勞敘世家,不用費文辭。 但於國史上,全錄元稹詩。

    白居易 唐宋诗
  • 巴江柳

    巴江可惜柳,柳色綠侵江。 好向金鑾殿,移陰入綺窗。

    李商隱 唐宋诗
  • 寒食行次冷泉驛

    驛途仍近節,旅宿倍思家。 獨夜三更月,空庭一樹花。 介山當驛秀,汾水遶關斜。 自怯春寒苦,那堪禁火賒。

    李商隱 唐宋诗
  • 將遊湘湖有作

    一家相別意,不得不澘然。 遠作南方客,初登上水船。 嶽鐘思冷夢,湘月少殘篇。 便有歸來計,風波亦隔年。

    杜荀鶴 唐宋诗
  • 同張二詠雁

    唼藻滄江遠,銜盧紫塞長。 霧深迷曉景,風急斷秋行。 陣照通宵月,書封幾夜霜。 無復能鳴分,空知愧稻粱。

    駱賓王 唐宋诗
  • 和夏侯秀才春日見寄

    綿蠻黃鳥不堪聽,觸目離愁怕酒醒。 雲散碧山當晚檻,雨催青蘚匝春庭。 尋芳懶向桃花塢,垂釣空思杜若汀。 晝夢不成吟有興,揮毫書在枕邊屏。

    李中 唐宋诗
  • 燕支行營 二

    陽烏黯黯暎山平,陰兔微微光漸生。 戍樓往往雲間沒,烽火時時磧裏明。 (見伯三六一九卷)。

    崔希逸 唐宋诗
  • 留別司馬太守

    辰陽太守念王孫,遠謫沅谿何可論。 黃鶴青雲當一舉,明珠吐著抱君恩。

    王昌齡 唐宋诗
  • 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其三三

    紀伯子魯,聖學是務。 厲己斯的,好問乃裕。 周旋中規,容止可度。 允矣昔賢,後世所慕。

    宋高宗 唐宋诗
  • 用一代不數人百年能幾見爲韻詩賦十章呈陳君舉 其三

    昔人頌詩書,論世猶尚友。 生幸同斯時,識面可獨不。

    趙蕃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