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題杭州孤山寺

〔唐朝〕 張祜

樓臺聳碧岑,一徑入湖心。 不雨山長潤,無雲水自陰。 斷橋荒蘚澀,空院落花深。 猶憶西窗月,鐘聲在北林。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郎

    祕殿掖垣西,書樓苑樹齊。 秋煙凝縹帙,曉色上璇題。 門接承明近,池連太液低。 疎鐘文馬駐,繁葉綵禽栖。 職美綸江綍,榮深組及珪。 九霄偏眷顧,三事早提攜。 對案臨青玉,窺書捧紫泥。 始歡新遇重,還惜舊遊暌。 左宦登吳岫,分家渡越溪。 賦中頻歎鵩,卜處幾聽雞。 望闕應多戀,臨津不用迷。 柏梁思和曲,朝夕候金閨。

    包佶 唐宋诗
  • 夜二首 一

    白夜月休弦,燈花半委眠。 號山無定鹿,落樹有驚蟬。 暫憶江東鱠,兼懷雪下船。 蠻歌犯星起,空覺在天邊。

    杜甫 唐宋诗
  • 送梁道士謁壽州崔大夫

    年少一仙官,清羸駕綵鸞。 洞宮雲渺渺,花路水漫漫。 歲計芝田熟,晨裝月帔寒。 遙知小山桂,五馬待邀歡。

    權德輿 唐宋诗
  • 藥轉

    鬱金堂北畫樓東,換骨神方上藥通。 露氣暗連青桂苑,風聲偏獵紫蘭叢。 長籌未必輸孫皓,香棗何勞問石崇。 憶事懷人兼得句,翠衾歸臥繡簾中。

    李商隱 唐宋诗
  • 奉和魯望寄南陽廣文次韻

    春彩融融釋凍塘,日精閑嚥坐巖房。 瓊函靜啓從猨覰,金液初開與鶴嘗。 八會舊文多搭寫,七真遺語剩思量。 不知夢到爲何處,紅藥滿山煙月香。

    皮日休 唐宋诗
  • 酬孫發

    錦價轉高花更巧,能將舊手弄新梭。 從來一字爲褒貶,二十八言猶太多。

    方干 唐宋诗
  • 巫山高

    抉天心,開地脉,俘動凌霄拂藍碧。 襄王端眸望不極,似睹瑤姬長歎息。 巫妝不治獨西望,暗泣紅蕉抱雲帳。 君王妬妾夢荆宮,虛把金泥印仙掌。 江濤迅激如相助,十二獰龍怒行雨。 崑崙謾有通天路,九峰正在天低處。

    李沇 唐宋诗
  • 詠蒲鞋

    吳江浪浸白蒲春,越女初挑一樣新。 纔自繡窗離玉指,便隨羅襪上香塵。 石榴裙下從容久,玳瑁筵前整頓頻。 今日高樓鴛瓦上,不知拋擲是何人。

    劉章 唐宋诗
  • 菩薩蠻 七

    沈沈朱戶橫金鎖,紗窗月影隨花過。 燭淚欲闌干,落梅生晚寒。 寶釵橫翠鳳,千里香屏夢。 雲雨已荒涼,江南春草長。

    馮延巳 唐宋诗
  • 千秋亭詠(並序)

    飲餞憑何地,依巖闢此亭。 玉江摽勝託,石壁效題銘。 秋染藤宜紫,春圖柳愛青。 樽來是離酌,皆爲送歸情。 (見石刻拓片。 亦見《金石苑》。 )(望按:此詩與《石亭記千秋亭記》合刻一石,記在前,係開元十八年前飛鳥縣主簿趙演撰文,詩居後,題曰「《千秋亭詠》並序」,下署「朝散郎行梓州銅瞐縣詩博陵崔文邕」,詩後有「開元十九年歲次辛未五月五日」一行,當是刻詩年月。 碑在四川中江縣,友人寧鄉程千帆〖會昌〗以所藏拓片見贈,其末並有近人張巽中跋文一段,畧謂「此碑出吾蜀中江縣{身犬}子店,昔何蝯叟督學來川,曾拓數十紙驗歸,祕而不宣。 康長素亦手藏一搨,不以示人。 細玩字裏行間,於晉魏六朝之外,獨具婀娜風致,宜爲道州、南海所寶也」云云。 今細讀斯記,祇稱「石亭」,不及「千秋」之名,而附詩詩題,則明標「千秋」,以是頗疑崔氏始構此亭。 原稱「石亭」,其後乃更名其後乃更名「千秋亭」耳。 然則文題作《石亭記千秋亭記》,其「千秋亭記」四字系開元十九年崔氏刻詩時所後加,不然,安有一文而兼勒二題之理耶。 又此詩亦見劉喜海《金石苑》,惟「玉江」爲異。 劉氏曰:「詩內玉誤王,記誤託,未知是否。 」今按石碑作玉作託,當以拓片爲準。 )。

    崔文邕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