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室鑪峰下,荒榛手自開。 粉牌新薤葉,竹援小葱臺。 樹黑雲歸去,山明日上來。 便知心是佛,堅坐對寒灰。
无
其他无
〔唐朝〕 張祜
一室鑪峰下,荒榛手自開。 粉牌新薤葉,竹援小葱臺。 樹黑雲歸去,山明日上來。 便知心是佛,堅坐對寒灰。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駟馬上太行,修途亙遼碣。 王程無留駕,日昃未遑歇。 請問此何時,恢台朱明月。 長蛇稽天討,上將方北伐。 明主命使臣,皇華得時傑。 已忘羊腸險,豈憚濕風熱。 搖策汗滂滄,登岸思紆結。 炎雲如煙火,谿谷將恐竭。 晝景赩可畏,涼飆何由發。 山長飛鳥墮,目極行車絕。 趙魏方俶擾,安危俟明哲。 歸路豈不懷,飲冰有苦節。 會同傳檄至,疑議立談決。 況有阮元瑜,翩翩秉書札。 起予歌赤坂,永好踰白雪。 誰念剖竹人,無因執羈紲。
木德生和氣,微微入曙風。 暗催南向葉,漸翥北歸鴻。 澹蕩侵冰谷,悠揚轉蕙叢。 拂塵迴廣路,泛籟過遙空。 暖上煙光際,雲移律侯中。 扶搖如可借,從此戾蒼穹。
天上高高月桂叢,分明三十一枝風。 滿懷春色向人動,遮路亂花迎馬紅。 鶴馭迴飄雲雨外,蘭亭不在管絃中。 居然自是前賢事,何必青樓倚翠空。
大賢當佐世,堯時難退身。 如何丹霄侶,却在滄江濱。 柳色變又徧,鶯聲聞亦頻。 賴逢宜春守,共賞南湖春。 營道知止足,飾躬無緇磷。 家將詩流近,跡與禪僧親。 放曠臨海門,翺翔望雲津。 雖高空王說,不久山中人。
滿(《吟窗雜錄》作「清」)朝唯我相,秉柄無親讎。 三年司大董,最切是編修。 史才不易得,勤勤處處求。 愚從年始立,東[觀](望)思優遊。 昔時人未許,今來虛白頭。 春臺與秋閣,往往興歸愁。 信運北闕下,不繫如虛舟。 綿蕝非所好,一日疑三秋。 何當適所願,便如適瀛洲。 (見中華書局校點本《舊五代史》卷一三一《賈緯傳》。 《吟窗雜錄》卷二十八錄首四句。 )。
中峰嘉樹綠陰陰,洞裏靈蹤已遍尋。 欲下山門又迴首,數聲清磬白雲深。
環堤風漲雨溪深,半嶺雲飛一院陰。 三徑定回俗士駕,百年今見故人心。 時危天地烽塵滿,歲晚江湖客病侵。 他日青雲各回首,向來黄閣子知音。
五月方改旦,今朝又初十。 日月去如飛,快鷂趁不及。 禪須放下參,但莫固拘執。 是處解脫門,汝自不肯入。 何必問支提,丁字著脚立。
洛中四老會同甲,太歲俱生丙午年。 我亦聯翩七十八,惜無一客伴華顛。
浴日蒼茫水,捫星縹緲樓。 神光來燭夜,壽木不知秋。 海內五峰秀,天涯雙徑遊。 愛山吾欲住,衰疾懶乘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