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越人從小別,忽歸鄉里見皆驚。 湖邊訪舊知誰在,幕下留歡但覺榮。 望嶺又生紅槿思,登車豈倦白雲程。 況當季父承恩日,廉問南州政已成。
无
其他无
〔唐朝〕 朱慶餘
同是越人從小別,忽歸鄉里見皆驚。 湖邊訪舊知誰在,幕下留歡但覺榮。 望嶺又生紅槿思,登車豈倦白雲程。 況當季父承恩日,廉問南州政已成。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鳥聲真似深山裏,平地人間自不同。 春圃紫芹長卓卓,暖泉青草一叢叢。 松臺前後花皆別,竹崦高低水盡通。 細問來時從近遠,溪名載入縣圖中。
一徑縈紆至此窮,山僧盥漱白雲中。 閑吟定後更何事,石上松枝常有風。
莫愁已去無窮事,漫苦如今有限身。 二百年來城裏宅,一家知換幾多人。
交友淪歿盡,悠悠勞夢思。 平生所厚者,昨夜夢見之。 夢中幾許事,枕上無多時。 欵曲數杯酒,從容一局碁。 初見韋尚書,金紫何輝輝。 中遇李侍郎,笑言甚怡怡。 終爲崔常侍,意色苦依依。 一夕三改變,夢心不驚疑。 此事人盡怪,此理誰得知。 我粗知此理,聞於竺乾師。 識行妄分別,智隱迷是非。 若轉識爲智,菩提其庶幾。
骰子逡巡裹手拈,無因得見玉纖纖。 但知報道金釵落,髣髴還應露指尖。
銅鼓賽神來,滿庭幡蓋裴回。 水村江浦過風雷,楚山如畫煙開。 離別艣聲空蕭索,玉容惆悵妝薄。 青麥燕飛落落,卷簾愁對珠閣。
拜別高堂日欲斜,紅巾拭淚貴新花。 徒來生處却爲客,今日隨夫始是家。 (見《敦煌掇瑣》二○錄伯二六三三卷。 原附《崔氏夫人要女文一本》後,題作「白侍郎讚」。 )。
戊寅年,山頭好作田。 陸路成江澗,飢民死道邊。 魚鼈同兔走,高岸稱栽蓮。 但看孟夏末,庭前好闘船。
君不見正心修行諸佛子,以見非心故不憂。 知心非心意非意,八風傷逼豈懷愁。 隨風東西無我所,獨脫逍遙不繫舟。 設使住時終非住,走遍十方而不流。 不見我時於無我,善哉設性任沈浮。 世間妄想無真實,吾於此中何所求? 只用非心覺非學,亦復正修於不修。 若人不知如此處,不應稱名作比丘。 爲箇癡心作奴僕,愛結纏之不自由。 而此更增諸苦惱,永劫長塗三界囚。 生死相連彌復甚,盼不能得永長休。 行路難,路難無令過諸念。 無念之念乃爲真,真念無真還自炎。
藏書閣在已無書,山色依然滿舊居。 留得婦人三墨竹,金鍾聲裏尚扶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