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齋路幾層,敗衲學真乘。 寒暑移雙樹,光陰盡一燈。 風飄高竹雪,泉漲小池冰。 莫訝頻來此,修身欲到僧。
无
其他无
〔唐朝〕 杜牧
山齋路幾層,敗衲學真乘。 寒暑移雙樹,光陰盡一燈。 風飄高竹雪,泉漲小池冰。 莫訝頻來此,修身欲到僧。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梅嶺花初發,天山雪未開。 雪處疑花滿,花邊似雪回。 因風入舞袖,雜粉向妝臺。 匈奴幾萬里,春至不知來。
北庭送壯士,貔虎數尤多。 精銳舊無敵,邊隅今若何。 妖氛擁白馬,元帥待彫戈。 莫守鄴城下,斬鯨遼海波。
扁鵲得仙處,傳是西南峰。 年年山下人,長見騎白龍。 洞門黑無底,日夜唯雷風。 清齋將入時,戴星兼抱松。 石徑陰且寒,地響知遠鐘。 似行山林外,聞葉履聲重。 低礙更俯身,漸遠晝夜同。 時時白蝙蝠,飛入茅衣中。 行久路轉窄,靜聞水淙淙。 但願逢一人,自得朝天宮。
我欲圖世樂,斯樂難可常。 位大招譏嫌,祿極生禍殃。 聖莫若周公,忠豈踰霍光。 成王已興誚,宣帝如負芒。 范蠡何智哉,單舟戒輕裝。 疏廣豈不懷,策杖還故鄉。 朱門雖足悅,赤族亦可傷。 履霜成堅冰,知足勝不祥。 我今窮家子,自言此見長。 功成皆能退,在昔誰滅亡。
香銷連理帶,塵覆合歡桮。 嬾臥相思枕,愁吟夜起來。
人生壹世,草生壹時。 (以上均錄自《考古學報》一九八○年第一期刊長沙巿文化局文物組撰《唐代長沙銅官窰址調查》。 )(按:唐代長沙銅窰窰址,在今長沙市望城縣銅官鎮至石渚湖一帶。 長沙市文化局於一九七四年至一九七八年間加以發掘調查,得器物二千餘件。 以上所錄各詩,均題於器物之上,多寫於壸嘴或盤碗內底。 其中六言詩一首,爲劉長卿《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中四句,即韋承慶《南行別弟》詩。 二詩已收入《全唐詩》。 )(另有俗語若干條,未錄。 同時所出有紀年之器物凡三件,錄如次:「元和三年四月卅日造印子由子宰記。 」「大中玖年正月廿八日書記。 」「大中拾年拾日參造鼓價。 」)。
我思震澤,菱芡幕幕。 寤寐如覿,我思剡谿。 杉篠萋萋,寤寐無迷。
少年遊太學,負氣蔑諸生。 蹉跎三十載,今日海隅行。
何人輕大厦,放爾偃深雲。
瀕海人居不事田,生涯清白是家傳。 雷鳴山麓潮橫雪,津出泥沙鹵泛蓮。 冰玉色承熬煉力,蕨薇滋藉合和緣。 舌頭妙有圓通眼,坐斷叢林五味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