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憶蓮池秉燭遊,葉殘花敗尚維舟。 煙開翠扇清風曉,水泥紅衣白露秋。 神女暫來雲易散,仙娥初去月難留。 空懷遠道難持贈,醉倚闌干盡日愁。
无
其他无
〔唐朝〕 許渾
心憶蓮池秉燭遊,葉殘花敗尚維舟。 煙開翠扇清風曉,水泥紅衣白露秋。 神女暫來雲易散,仙娥初去月難留。 空懷遠道難持贈,醉倚闌干盡日愁。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洞庭波起兮鴻鴈翔,風瑟瑟兮野蒼蒼。 浮雲卷靄,明月流光。 荆南兮趙北,碣石兮瀟湘。 澄清規於萬里,照離思於千行。 橫桂枝於西第,繞菱花於北堂。 高樓思婦,飛蓋君王。 文姬絕域,侍子他鄉。 見胡鞍之似練,知漢劒之如霜。 試登高而極目,莫不變而迴腸。
誰能嗟歎光陰暮,豈復憂愁活計貧。 忽忽不知頭上事,時時猶憶眼中人。 早爲良友非交勢,晚接嘉姻不失親。 最喜兩家婚嫁畢,一時抽得尚平身。
大梁白雲起,氛氳殊未歇。 錦文觸石來,蓋影凌天發。 煙煴萬年樹,掩映三秋月。 會入大風歌,從龍赴圓闕。
空。
稻熟瓜纍歲有仁,烹鷄割豕祀田神。 分腥不覺歸來晚,一幅雲煙擁醉人。 (〖1〗《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其集歷代史志書目皆不著錄。 此本爲乾隆庚申其裔孫積祚所刊,稱其從叔高祖元進所手錄,黃之雋、邵泰、儲大文皆爲之序,稱其湮沒八百年而始顯。 然其書晚出,授受源流渺不可考,越宋、元、明至今,忽傳於世,論者頗以爲疑。 」並舉用詞數條,以爲不似晚唐五代人語。 且謂《春雪往柵山》一詩,題中有「敲詩驢子背上」語。 實賈島咏推敲二字不定,見《唐摭言》,鄭綮言『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背上』,見《唐詩紀事》,在今日則爲故典,在唐末猶爲近事,不應從慶用之。 且稱吟詩爲推敲,已屬割裂,至改爲敲詩,明以前人實無此語。 按南高圖書館藏同治重鐫本此詩題作《春日往柵山吟詩於驢子背上未即就誤入側徑爲叢莽所縛卒成之》。 無敲詩之語,是傳本有不同也。 其餘用詞可疑者,又安知非輾轉抄刻中所致耶? 至古籍之不顯于當世而復見於後代者,其例實繁,故仍錄存之,以俟海內方家之論定焉。 )。
根蔕欲何尋?孤奇迥衆林。 鳳來敲節目,龍去曉知音。 撼雪精神別,吟風體物深。 平常烟靄裏,動轉桭虛心。
天雨血,賢退進邪人。 血染金革皆不喜,急移營寨賞三軍,無罪受王刑。
冠古積榮盛,當時數戟門。 舊交丞相子,繼世五侯孫。 長劒倚天外,短書盈萬言。 秋風一送別,江上黯消魂。
剪剪江風雪應時,雪中春在老梅枝。 朝來折作江南信,戲蝶遊蜂總未知。
霜露纔嬰疾,龍蛇已喪賢。 神騎尾星次,家託寢丘田。 長樂申君弔,東堂罷禊筵。 佳城白日掩,從此即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