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經故太尉段公廟

〔唐朝〕 許渾

靜想追兵緩翠華,古碑荒廟閉松花。 紀生不向滎陽死,爭有山河屬漢家。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夜雨

    小雨夜復密,迴風吹早秋。 野涼侵閉戶,江滿帶維舟。 通籍恨多病,爲郎忝薄遊。 天寒出巫峽,醉別仲宣樓。

    杜甫 唐宋诗
  • 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澧州覲省

    佳士欣相識,慈顏望遠遊。 甘從投轄飲,肯作置書郵。 高鳥黃雲暮,寒蟬碧樹秋。 湖南冬不雪,吾病得淹留。

    杜甫 唐宋诗
  • 送丹陽劉太真

    長干道上落花朝,羨爾當年賞事饒。 下筯已憐鵝炙美,開籠不奈鴨媒嬌。 春衣晚入青楊巷,細馬初過皂莢橋。 相訪不辭千里遠,西風好借木蘭橈。

    韓翃 唐宋诗
  • 春秋戰國門 王孫滿

    九牧金鎔物像成,辭昏去亂祚休明。 興亡在德不在鼎,楚子何勞問重輕。

    周曇 唐宋诗
  • 懷武夷紅石子二首 一

    常思紅石子,獨自住山椒。 窗外猩猩語,爐中奼奼嬌。 乳香諸洞滴,地秀衆峰朝。 曾見奇人說,煙霞恨太遙。

    貫休 唐宋诗
  • 詩(幷序) 十七

    傍看數箇大憨癡,造宅舍擬作萬年期。 人人百歲乃有一,縱令長命七十稀。 少少撩亂死。 □□□□期却半,欲似流星光暫時。 中途少少遼亂死,亦有初生嬰孩兒。 無問男夫及女婦,不得驚忙審三思。 年年相續罪根重,月月增長肉身肥。 日日造罪不知足,恰似獨養神猪兒。 不能透圈四方走,還須圈裏待死時。 自造惡業還自受,如今痛苦還自知。 (以上十八首均錄自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卷一。 張氏所據本爲斯七七八、斯五七九六、斯五四七四、斯一三九九卷,幷以《大正藏》第八十五冊《王梵志詩集》參校。 )(按:本卷所錄王梵志詩,皆據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另曾參校《大正藏》本及《敦煌掇瑣》。 錄詩的原則是,儘可能地保持王詩的原貌。 凡原文可通者,儘可能保持原文。 原文顯誤,張氏所改爲無可移易者,即予改正。 原文雖誤,張氏所作改動尚難成定論者,則仍保留原文,而以張說附收其下。 各本有異文者,擇其善者爲正文,異文注出「一作某」。 張錫厚爲王梵志詩的校錄、寫定作了十分可貴的努力,本卷充分利用了他的成果,筆者只在少數詩章的分篇及文字的定奪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這是應該在這裏說明的。 )。

    王梵志 唐宋诗
  • 和仁仲孱陵有感

    奸雄乘亂謀稱帝,不暇從容問傳器。 荀公死坐靳殊錫,文舉誅因白畿地。 金根曲蓋乘五時,謬以踞火尤吳兒。 懸知以鼠睨漢獻,終欲搏噬如饑狸。 吁嗟白日蒙浮雲,豫州奮臂提孤軍。 虎熊爭先氣烈烈,魚水相契情氳氳。 赤壁端如殽二陵,於操猶或稱其能。 身在行間一交戰,阿瞞始信河難馮。 仲謀亦恃江濤漲,豈憂炎德終淪喪。 孱陵自駐遏吳師,要知身繫蒼生望。 丈夫蓋棺事方休,未報平生宗國仇。 英雄安得無塊土,固令於此分荆州。 春風吹花不濡滯,綠滿郊原何蔽翳。 前漢興隆後漢頹,永懷啟沃臨行際。

    胡寅 唐宋诗
  • 讀書

    讀書四更燈欲盡,胸中太華蟠千仞。 仰呼青天那得聞,窮到白頭猶自信。 策名委質本爲國,豈但空取黄金印。 故都即今不忍說,空宮夜夜飛秋燐。 士初許身輩稷契,歲晚所立慚廉藺。 正看憤切詭成功,已復雍容託觀釁。 雖然知人要未易,詎可例輕天下士。 君不見長松臥壑困風霜,時来屹立扶明堂。

    陸游 唐宋诗
  • 春日小園雜賦二首 其二

    市塵不到放翁家,繞麥穿桑野徑斜。 夜雨長深三尺水,曉寒留得一分花。 悶從鄰舍分春甕,閑就僧窗試露芽。 自此年光應更好,日驅秧馬聽繅車。

    陸游 唐宋诗
  • 衢右道中 其一

    投曉行衢右,經旬別楚東。 侵衣梅溽雨,吹面麥秋風。 壠畝凝煙外,峰巒滴翠中。 懸知鄉井近,漸喜語音同。

    喻良能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