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臣北地承嚴譴,謂到南中每相見。 豈意南中岐路多,千山萬水分鄉縣。 雲搖雨散各翻飛,海闊天長音信稀。 處處山川同瘴癘,自憐能得幾人歸。
无
其他无
〔唐朝〕 宋之問
逐臣北地承嚴譴,謂到南中每相見。 豈意南中岐路多,千山萬水分鄉縣。 雲搖雨散各翻飛,海闊天長音信稀。 處處山川同瘴癘,自憐能得幾人歸。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草草門巷喧,塗車儼成位。 冥寞何所須,盡我生人意。 北邙路非遠,此別終天地。 臨穴頻撫棺,至哀反無淚。 爾形未衰老,爾息猶童穉。 骨肉不可離,皇天若容易。 房帷即虛張,庭宇爲哀次。 薤露歌若斯,人生盡如寄。
吾聞天子之馬走千里,今之畫圖無乃是。 是何意態雄且傑,駿尾蕭梢朔風起。 毛爲綠縹兩耳黃,眼有紫燄雙瞳方。 矯矯龍性合變化,卓立天骨森開張。 伊昔太僕張景順,監牧攻駒閱清峻。 遂令大奴守天育,別養驥子憐神俊。 當時四十萬匹馬,張公歎其材盡下。 故獨寫真傳世人,見之座右久更新。 年多物化空形影,嗚呼健步無由騁。 如今豈無騕褭與驊騮,時無王良伯樂死即休。
沙禽相呼曙色分,漁浦鳴桹十里聞。 正當秋風渡楚水,況值遠道傷離羣。 津頭却望後湖岸,別處已隔東山雲。 停艫目送北歸翼,惜無瑤華持寄君。
原頭火燒靜兀兀,野雉畏鷹出復沒。 將軍欲以巧伏人,盤馬彎弓惜不發。 地形漸窄觀者多,雉驚弓滿勁箭加。 衝人決起百餘尺,紅翎白鏃相傾斜。 將軍仰笑軍吏賀,五色離披馬前墮。
偕隱有賢親,岷南四十春。 棲雲自匪石,觀國暫同塵。 就養思兒戲,延年愛鳥伸。 還看謝時去,有類潁陽人。
龍圖冠胥陸,鳳駕指云亭。 非煙泛濟浦,綠字啓河汀。 畫裳晨應月,文戟曙分星。 四田巡揖禮,三驅道契經。 行欣奉萬歲,竊抃偶千齡。
風霜寒水旅人心,幾處笙歌繡戶深。 分泊一場雲散後,未勝初夜便聽琴。
巖房高且靜,住此幾寒暄。 鹿嗅安禪石,猿啼乞食村。 朝陽生樹罅,古路透雲根。 獨我閑相覓,淒涼碧洞門。
直繼先朝衛與英,能移孝友作忠貞。 劍門失險曾縛虎,淮水安流緣斬鯨。 黃閣碧幢惟是儉,三公二伯未爲榮。 惠連忽贈池塘句,又遣羸師破膽驚。 (見蒲積中《古今歲時雜詠》卷二八)(按:《全唐詩》卷四七三收此爲李逢吉詩,題作《奉酬忠武李相公見寄》,疑誤。 )。
禁掖人知連狀薦,國庠官滿一家貧。 清儀都道蓬瀛客,直氣堪爲諫諍臣。 (見宋謝維新《古今合璧事類備要後集》卷四十、宋潘自牧《記纂淵海》卷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