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吹生寒浦,清淮上暝潮。 迎風欲舉櫂,觸浪反停橈。 淼漫煙波闊,參差林岸遙。 日沈丹氣斂,天敞白雲銷。 水雁銜蘆葉,沙鷗隱荻苗。 客行殊未已,川路幾迢迢。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嶠
夕吹生寒浦,清淮上暝潮。 迎風欲舉櫂,觸浪反停橈。 淼漫煙波闊,參差林岸遙。 日沈丹氣斂,天敞白雲銷。 水雁銜蘆葉,沙鷗隱荻苗。 客行殊未已,川路幾迢迢。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曉將近,黃姑織女銀河盡。 九華錦衾無復情,千金寶鏡誰能引。 歌宛轉,宛轉傷別離。 願作楊與柳,同向玉窗垂。
離離天際雲,皎皎關山月。 羌笛一聲來,白盡征人髪。 嘹唳孤鴻高,蕭索悲風發。 雪壓塞塵清,鵰落沙場闊。 何當胡無人,荷戈朝鳳闕。
薄羅輕剪越溪紋,鵶翅低垂兩鬢分。 料得相如偷見面,不應琴裏挑文君。
小園晴日見寒梅,一寸鄉心萬里回。 春日暖時拋笠澤,戰塵飛處上琴臺。 棲身未識登龍地,落筆元非倚馬才。 待勒燕然歸未得,雪枝南畔少徘徊。
玉座新規盛,金章舊制非。 列城初執禮,清廟重垂衣。 不覩千箱詠,翻愁五稼微。 祇將蘋藻潔,寧在餼牢肥。 徙市行應謬,焚巫事亦違,至誠期必感,昭報意猶希。 海日明朱檻,谿煙濕畫旗。 迴瞻郡城路,未欲背山歸。 (《會稽掇英總集》卷八)(〖1〗《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一四二《集古錄跋尾》卷九《唐薛苹唱和詩》〖大和中〗云:「右薛苹唱和詩,其間馮宿、馮定、李紳皆唐顯人,靈澈以詩名後世,皆人所想見者,然詩皆不及苹,豈唱者得於自然,和者牽於強作耶!」〖2〗《寶刻叢編》卷十三引歐陽棐《集古錄目》云:「《唐禹廟詩》,唐浙東觀察使越州刺史薛苹詩,不著書人名氏。 苹初至鎮,易禹廟金紫服以冠冕,後因祈雨,作此詩,其和者鹽鐵轉運崔述等凡十七首。 」按:岑仲勉先生《貞石證史·薛苹唱和詩即禹廟詩》對此詩考證甚詳,可參看。 惟訂歐陽修云「大和中」刻石爲誤,實未察《集古錄跋尾》著錄年歲,爲刻石時間而非寫作時間,爲小疵耳。 )。
昔我背准時,淄庭叨筮仕。 及君飛蓋夕,梁墀擅詩史。 聯文日華上,接絢陽臺裏(此字原殘)。 東閣奉賓遊,西園追宴喜。 謬此梁松筠,相彼歷冬春。 連璧交逾密,斷金情更親。 林中浮淥蟣,濠際躍頳鱗。 自然知管鮑,寧止挹雷陳。 歡娛樂相樂,放曠尋巖壑。 原野縈心神,琴罇諧賞託。 蕭深(周改爲「森」)對風景,顧歩披花藥。 煙霞牙{丿爲丶}縈暎,蔦蘿紛苒弱。 淹留窮[眺](晀)翫,麗藻方輝煥。 逸唱子爲輕,課拙余成憚。 聯翩限從[役](伇),雲雨俄分散。 各下澘然淚,共切離羣歡。 長望關河阻,結思徒延佇。 春鶯啼故林,秋鴈誼幽渚。 空悲結霜霰,無由欣晤語。 時閱贈離章,持用寬羈緒。 上善冠前良,弈葉播餘芳。 丹[穴](宄)摛鸞[鳳](〖風〗從周校改),玄岫吐珪璋。 墻仞攸倫孔,陂澄固偶黃。 司文踐蓬閣,刊冊染芸香。 咸揖銅墨才,寔資瑚璉器。 簡牘聞尚父,灌壇初歷試。 誰當嗣往哲?君子紹斯位。 感神既不殊,非熊寧有異。 非熊在渭川,佐聖佇光先。 語德雖云類,比迹詎同年? 琱蟲開製錦,乳翟應鳴絃。 何止高無二,終期掩半千。 自揣無庸質,濫爾承朝顧。 本之三(疑當作「王」)生能,遂踐龐公路。 望古承清白,脩今恧尸素。 何以嗣餘基?履冰期歲暮。 索居睽宴語,每恨離筵促。 下車忽相遇,適願於斯足。 言志悅披沙,放情欣倚玉。 豈唯忘鄭恡,復此陳心曲。 重敘舊嬉遊,芳巵幾獻酬。 蟬吟催晚夏,鴻響應新秋。 風氣清幽谷,雲陰澹淺流。 寫懷憑動際,長歌遣四愁。
一更始,心香遍界起。 敬禮無上尊,心心已無已。
疲馬臥長坂,夕陽下通津。 山風吹空林,颯颯如有人。 蒼旻霽涼雨,石路無飛塵。 千念集暮節,萬籟悲蕭晨。 鶗鴂昨夜鳴,蕙草色已陳。 況在遠行客,自然多苦辛。
朱朱與白白,著意待春開。 那知洞房裏,已傍額黄來。
十五已前不得去,寒木一尋生鐵鑄。 十五已後不得住,鍼筒鼻孔俱分付。 正當十五天然別,誰管春寒與秋熱。 拈起笠子爲焰光,遍在湖南幷兩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