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 二

〔唐朝〕 高適

清晨泛中流,羽族滿汀渚。 黃鵠何處來,昂藏寡儔侶。 飛鳴無人見,飲啄豈得所。 雲漢爾固知,胡爲不輕舉。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甘林

    舍舟越西岡,入林解我衣。 青芻適馬性,好鳥知人歸。 晨光映遠岫,夕露見日晞。 遲暮少寢食,清曠喜荆扉。 經過倦俗態,在野無所違。 試問甘藜藿,未肯羨輕肥。 喧靜不同科,出處各天機。 勿矜朱門是,陋此白屋非。 明朝步鄰里,長老可以依。 時危賦斂數,脫粟爲爾揮。 相攜行荳田,秋花靄菲菲。 子實不得喫,貨市送王畿。 盡添軍旅用,迫此公家威。 主人長跪問,戎馬何時稀。 我衰易悲傷,屈指數賊圍。 勸其死王命,慎莫遠奮飛。

    杜甫 唐宋诗
  • 贈康老人洽

    酒泉布衣舊才子,少小知名帝城裏。 一篇飛入九重門,樂府喧喧聞至尊。 宮中美人皆唱得,七貴因之盡相識。 南鄰北里日經過,處處淹留樂事多。 不脫弊裘輕錦綺,長吟佳句掩笙歌。 賢王貴主於我厚,駿馬蒼頭如己有。 暗將心事隔風塵,盡擲年光逐杯酒。 青門幾度見春歸,折柳尋花送落暉。 杜陵往往逢秋暮,望月臨風攀古樹。 繁霜入鬢何足論,舊國連天不知處。 爾來倏忽五十年,却憶當時思眇然。 多識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沒桑田。 百人會中一身在,被褐飲瓢終不改。 陌頭車馬共營營,不解如君任此生。

    戴叔倫 唐宋诗
  •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 和自勸二首 一

    稀稀疎疎遶籬竹,窄窄狹狹向陽屋。 屋中有一曝背翁,委置形骸如土木。 日暮半爐麩炭火,夜深一醆紗籠燭。 不知有益及民無,二十年來食官祿。 就暖移盤簷下食,防寒擁被帷中宿。 秋官月俸八九萬,豈徒遣爾身溫足。 勤操丹筆念黃沙,莫使飢寒囚滯獄。

    白居易 唐宋诗
  • 曲江二首 二

    江色沈天萬草齊,暖煙晴靄自相迷。 蜂憐杏蕋細香落,鶯墜柳條濃翠低。 千隊國娥輕似雪,一羣公子醉如泥。 斜陽怪得長安動,陌上分飛萬馬蹄。

    李山甫 唐宋诗
  • 息兵

    漸覺人心望息兵,老儒希覬見澄清。 正當困辱殊輕死,已過艱危却戀生。 多難始應彰勁節,至公安肯爲虛名。 暫時胯下何須恥,自有蒼蒼鑒赤誠。

    韓偓 唐宋诗
  • 代佳人寄翁參樞先輩

    (《文苑英華》二六二注云:「此詩總目及《李集》皆不載,惟《英華》諸本有之。 」)等閑經夏復經寒,夢裏驚嗟豈暫安。 南家風光當世少,西陵江浪過江難。 周旋小字桃燈讀,重疊遙山隔霧看。 真是爲君飡不得,書來莫說更加飡。 (《文苑英華》)(嚴羽《滄浪詩話·考證》謂本詩「乃晚唐之下者」。 詹鍈《李詩辨僞》云:「按《文苑英華》編次體例,各類之中,一以時代先後爲序。 此詩置於張祜、李洞、方干與李羣玉、陳陶之間,與太白時代相去懸遠,定是晚唐之作。 」吳企明云:「先輩爲應試舉子對已及第者的稱呼,或是進士出身的人互相推敬的稱呼,李白從未應試,不應用此稱呼,集中亦無此稱。 」又推測翁參樞或爲《登科記考》卷二二所載咸通元年盈第的翁彥樞,「參」、「彥」形近易訛,時代亦與李洞、方干相近。 )。

    李白 唐宋诗
  • 偈頌(幷序○序爲南嶽齊己撰) 六十三

    擬住城隍守不非,見雲生處又思歸。 三間茅舍喜猶在,九帶青蘿尚遶圍。 松柏近栽方始盛,槿花秋首未嘗萎。

    居遁 唐宋诗
  • 步月謠

    太清天宇清且高,皎然冰鑑懸層霄。 絳河水淺閬風息,蟾光度景摇金鰲。 仙人縱駕游八極,鳳簫歌吹鳴嘈嘈。 星宮月殿風馬遠,珠華露濕旌旄冷。 還虛按轡窺塵寰,波裏三山銀浪卷。

    曹勛 唐宋诗
  • 張思豫主簿送丹桂蠟梅 其二

    蓮幕何人送此花,不容一蘂污貧家。 歸來自覓清河種,馨德如人最可嘉。

    王十朋 唐宋诗
  • 頌十玄談 心印 其二

    心印何人敢授傳,無師弟子佛眾生。 幾多妄想成怪覺,執境迷心拜衲僧。

    釋印肅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