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燈初上月輪高,照見堂前萬朵桃。 觱栗調清銀象管,琵琶聲亮紫檀槽。 能歌姹女顏如玉,解引蕭郎眼似刀。 爭奈夜深拋耍令,舞來挼去使人勞。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宣古
紅燈初上月輪高,照見堂前萬朵桃。 觱栗調清銀象管,琵琶聲亮紫檀槽。 能歌姹女顏如玉,解引蕭郎眼似刀。 爭奈夜深拋耍令,舞來挼去使人勞。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不識南塘路,今知第五橋。 名園依綠水,野竹上青霄。 谷口舊相得,濠梁同見招。 平生爲幽興,未惜馬蹄遙。
雷雨江山起臥龍,武陵樵客躡仙蹤。 十年楚水楓林下,今夜初聞長樂鐘。
老去唯將藥裹行,無家無累一身輕。 却教年少取書卷,小字燈前鬬眼明。
仁聖天子神且武,內興文教外披攘。 以德化人漢文帝,側身修道周宣王。 迒蹊巢穴盡窒塞,禮樂刑政皆弛張。 何當提筆侍巡狩,前驅白斾弔河湟。
洛神有靈逸,古廟臨空渚。 暴雨駁丹青,荒蘿繞梁梠。 野風旋芝蓋,飢烏銜椒糈。 寂寂落楓花,時時鬬鼯鼠。 常云三五夕,盡會妍神侶。 月下留紫姑,霜中召青女。 俄然響環珮,倏爾鳴機杼。 樂至有聞時,香來無定處。 目瞪如有待,魂斷空無語。
今朝拜貢盈襟淚,不進新芽是進心。
親客號不疎,(「號不疏」,伯三六五九、斯四六六九卷作「無疏伴」。 )建唤則須唤。 (「建唤則須唤」,伯三七一六卷作「來即閗須唤」,伯三五五八、伯三六五六、斯三三九三作「唤即盡須唤」。 )食食甯且休,只可待他散。
背上毛生旋,驢騾亦有之。 只惟鞍貼下,比者是駞屍。
寥廓涼天靜,晶明白日秋。 圓光含萬象,碎影入閑流。 迥與青冥合,遙同江甸浮。 晝陰殊衆木,斜影下危樓。 宋玉登高怨,張衡望遠愁。 餘輝如可託,雲路豈悠悠。
積晦連空卷,繁蒸此夜收。 峰催雲去夏,珪伴月迎秋。 樹老殘煙入,庭虛爽氣留。 長康惟半黠,孤詠費冥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