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稱心寺中島

〔唐朝〕 方干

水木深不極,似將星漢連。 中州唯此地,上界別無天。 雪折停猨樹,花藏浴鶴泉。 師爲終老意,日日復年年。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晚歸藍田酬王維給事贈別

    卑棲却得性,每與白雲歸。 徇祿仍懷橘,看山免採薇。 暮禽先去馬,新月待開扉。 霄漢時回首,知音青瑣闈。

    錢起 唐宋诗
  • 題念濟寺

    靈空聞偈夜清靜,雨裏花枝朝暮開。 故友九泉留語別,逐臣千里寄書來。

    盧綸 唐宋诗
  • 皇武 二

    皇咨于度,惟汝一德。 曠誅四紀,其徯汝克。 錫汝斧鉞,其往視師。 師是蔡人,以宥以釐。

    柳宗元 唐宋诗
  • 崇聖寺別楊至之

    蕭寺暫相逢,離憂滿病容。 寒齋秋少燕,陰壁夜多蛩。 樹暗水千里,山深雲萬重。 懷君在書信,莫過鴈回峯。

    許渾 唐宋诗
  • 舟行即事

    年少髭鬚雪欲侵,別家三日幾般心。 朝隨賈客憂風色,夜逐漁翁宿葦林。 秋水鷺飛紅蓼晚,暮山猿叫白雲深。 重陽酒熟茱萸紫,却向江頭倚棹吟。

    杜荀鶴 唐宋诗
  • 寄賀鄭常侍

    山亦懷恩地,高禽盡下飛。 吏穿霞片望,僧埽月稜歸。 省拜墀煙近,林居玉漏微。 曾令駐錫話,聊用慰攀依。

    李洞 唐宋诗
  • 嘲武懿宗

    長弓短度箭,蜀馬臨階騗。 去賊七百里,隈墻獨自戰。 忽然逢著賊,騎豬向南𧾩。

    張元一 唐宋诗
  • 蒙恬芳軌設,遊楚清音列。 形通天地規,絃寫陰陽節。 鄭音既寥亮,秦聲復凄切。 君聽陌上桑,爲辨羅敷潔。 (以上見《佚存叢書》本《李嶠雜詠百二十首》卷下)(按:《佚存叢書》本《李嶠詠百二十首》,所錄諸詩文字與《全唐詩》所載者差異較大。 以上二詩完全不同,故另錄出。 有一句或數句不同者,錄如次。 僅個別文字不同者從略。 〖1〗《風》首二句作「落日正沈沈,微風生北林」。 〖2〗《霧》三四兩句作「別有丹山霧,玲瓏素月明」。 〖3〗《梨》五六兩句作「春暮條應紫,秋來葉正紅」。 〖4〗《樓》三四兩句作「落星臨畫閣,井幹起高臺」。 〖5〗《橋》後四句作「巧作七星影,能圖半月輝。 即今滄海宴,無復白雲威」。 )(〖6〗《簾》首二句作「曉風清竹殿,初日映秦樓」。 第三句作「曖曖籠珠網」。 第五句作「窗中月影入」。 〖7〗《扇》第二句作「蒲葵實曉清」。 第五句作「逐暑含風轉」。 第七句作「還取同心契」。 〖8〗《墨》第六句作「皂疊映逾沈」。 〖9〗《刀》第五句作「割錦紅鮮裏」。 〖10〗《彈》首句作「俠客遙相望」。 三四兩句作「共持蘇合彈,來此傍垂楊」。 末二句作「莫欣黃雀至,須憚微軀傷」。 〖11〗《琵琶》首句作「裁規勢漸團」。 〖12〗《珠》末二句作「誰憐被褐者,懷寶自多才」。 〖13〗《綾》第二句作「爲衾值漢君」。 五六兩句作「色帶冰綾影,光含霜雪文」。 〖14〗《素》五六兩句作「碪杵調風響,綾紈寫月輝」。 〖15〗《錦》第七句作「若逢朱太守」。 〖16〗《布》三四兩句作「瀑泉飛掛鶴,浣火有炎光」。 末句作「來穆採花芳」。 另伯三七三八卷存李嶠雜詠二首又四句,斯五五五卷存六首又三句,其文字與《全唐詩》有較多不同,錄其要者如次。 伯三七三卷載《鳳》第六句作「頻過潁水湯」。 《兔》五、六、七三句作「漢殿跧容伏,梁園隱迹微,方知感純孝」。 )。

    李嶠 唐宋诗
  • 和伯父仲球立春即事二首 其一

    怪得青腰稍霽威,卻應緹室報飛灰。 揺風柳带緣冰重,破凍溪流與岸迴。 群盜傳聞湖外去,愁雲凖擬歲前開。 玉盤絲菜今蕭索,頼有詩筒日往來。

    王之道 唐宋诗
  • 鼎建金釜仙山靈泉古觀碑

    臣閪獨步轉淦浪,□□□□□□陽。 風生□□□□□,紫氣繽紛賽錦堂。 欲頻了了載詩酒,總爲超□□□陰。 幽勝若天香境萬,□舍興樂招掌愛。

    李燾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