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勝事已塵埃,猶有閑人悵望來。 只道鬼神能護物,不知龍象自成灰。 犀慙水府渾非怪,燕說吳宮未是災。 還識平泉故侯否,一生蹤跡比樓臺。
无
其他无
〔唐朝〕 羅隱
六朝勝事已塵埃,猶有閑人悵望來。 只道鬼神能護物,不知龍象自成灰。 犀慙水府渾非怪,燕說吳宮未是災。 還識平泉故侯否,一生蹤跡比樓臺。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一徑深窈窕,上升翠微中。 忽然靈洞前,日月開仙宮。 道士十二人,往還馭清風。 焚香入深洞,巨石如虛空。 夙夜備蘋藻,詔書祠張公。 五雲何裴回,玄鶴下蒼穹。 我本道門子,願言出塵籠。 掃除方寸間,幾與神靈通。 宿昔勤夢想,契之在深衷。 遲迴將不還,章綬擊我躬。 稽首謝真侶,辭滿歸崆峒。
無事門多閉,偏知夏日長。 早蟬聲寂寞,新竹氣清涼。 閑對臨書案,看移曬藥牀。 自憐歸未得,猶寄在班行。
雲僧鑿山井,寒碧在中庭。 況是分嵓眼,同來下石瓶。 旁痕終變蘚,圓影即澄星。 異夜天龍蟄,應聞說葉經。
我見世間人,堂堂好儀相。 不報父母恩,方寸底模樣。 欠負他人錢,蹄穿始惆悵。 箇箇惜妻兒,爺孃不供養。 兄弟似冤家,心中長悵怏。 憶昔少年時,求神願成長。 今爲不孝子,世間多此樣。 買肉自家噇,抹觜道我暢。 自逞說嘍囉,聰明無益當。 牛頭努目瞋,出去始時曏。 擇佛燒好香,揀僧歸供養。 羅漢門前乞,趂却閑和尚。 不悟無爲人,從來無相狀。 封疏請名僧,䞋錢兩三樣。 雲光好法師,安角在頭上。 汝無平等心,聖賢俱不降。 凡聖皆混然,勸君休取相。 我法妙難思,天龍盡迴向。 我今稽首禮,無上法中王。 慈悲大喜捨,名稱滿十方。 衆生作依怙,智慧身金剛。 頂禮無所著,我師大法王。
積翠迸一瀑,紅霞碧霧開。 方尋此境去,莫問幾時迴。 盪槳入檐石,思詩聞早雷。 唯師心似我,欲近不然灰。
風吹楊菜鼓山下,不得錢郎戈不罷。
步步穿蘿入徑幽,柏高松老幾人游。 花開花落非僧事,自有清流對碧流。 (《嘉慶浙江通志》二二七《寺觀》)(南宋潛說友《咸淳臨安志》卷八五收此詩,幷云此院唐時名碧流,吳越時因避諱更名碧沼,宋大中祥符元年始改名寧國。 據此,詩題似應作《碧流院》)。
驀刀叢裏逞全威,汝等應當(《五燈會元》作「諸人」)善護持。 火裏鐵牛生犢子,臨歧誰解湊吾機。 (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五燈會元》卷八。 )。
世業傳儒行,行成非不榮。 其如懷獨善,況以聞長生。 家近華陽洞,早年深此情。 巾車雲路入,理棹瑤溪行。 天地朝光滿,江山春色明。 王庭有軒冕,此日方知輕。
微凉散梅潤,濃綠敷桐陰。 送客出東郊,駕言事幽尋。 湖光照我眼,荷香清我襟。 平疇入遠望,歲有其自今。 牛眠種已畢,蛤吠苗初深。 古亭懷二公,遥望羅千岑。 邂逅得良友,欣然契予心。 喬松喜客來,風枝出清音。 手持荷葉杯,共對蓮花斟。 東湖異西湖,有詩不妨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