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欧阳修

粉蕊丹青描不得。 金针线线功难敌。 谁傍暗香轻采摘。 风淅淅。 船头触散双鸂鶒。 夜雨染成天水碧。 朝阳借出胭脂色。 欲落又开人共惜。 秋气逼。 盘中已见新荷的。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聽鄰人琵琶

    本是龍門桐,因妍入漢宮。 香緣羅袖裏,聲逐朱弦中。 雖有相思韻,翻將入塞同。 關山臨却月,花蘂散迴風。 爲將金谷引,添令曲未終。

    陳叔達 唐宋诗
  • 題文集櫃

    破柏作書櫃,櫃牢柏復堅。 收貯誰家集,題云白樂天。 我生業文字,自幼及老年。 前後七十卷,小大三千篇。 誠知終散失,未忍遽棄捐。 自開自鎖閉,置在書帷前。 身是鄧伯道,世無王仲宣。 只應分付女,留與外孫傳。

    白居易 唐宋诗
  • 秋日遣懷十六韻寄道侶

    盡日臨風坐,雄詞妙略兼。 共知時世薄,寧恨歲華淹。 且把靈方試,休憑吉夢占。 夜然燒汞火,朝煉洗金鹽。 有路求真隱,無媒舉孝廉。 自然成嘯傲,不是學沈潛。 水恨同心隔,霜愁兩鬢霑。 鶴屏憐掩扇,烏帽愛垂簷。 雅調宜觀樂,清才稱典籤。 冠𢼮玄髪少,書健紫毫尖。 故疾因秋召,塵容畏日黔。 壯圖須行行,儒服謾襜襜。 片石聊當枕,橫煙欲代簾。 蠹根延穴蟻,疎葉漏庭蟾。 藥鼎高低鑄,雲菴早晚苫。 胡麻如重寄,從誚我無厭。

    陸龜蒙 唐宋诗
  • 荅道素上人別

    春色徧遠道,寂寞閩中行。 碧水何渺渺,白雲亦英英。 離人不可望,日暮芳洲情。 黃鶴有逸翮,翹首白雲傾。 欲爲山中侶,肯祕遼天聲。 藍縷真子褐,葳蕤近臣纓。 以茲奪爾懷,常恐道不成。 吾門弟子中,不減惠休名。 一性研已遠,五言功更精。 從君汗漫遊,莫廢學無生。 忍草肯搖落,禪枝不枯榮。 采采慰長路,知吾心不輕。 幻情有去住,真性無離別。 留取老桂枝,歸來共攀折。

    皎然 唐宋诗
  • 冥會詩 三

    幽谷窮花似妾身,縱懷香豔吐無因。 多情公子能相訪,應解回風暫借春。

    宮嬪 唐宋诗
  • 千秋亭詠(並序)

    飲餞憑何地,依巖闢此亭。 玉江摽勝託,石壁效題銘。 秋染藤宜紫,春圖柳愛青。 樽來是離酌,皆爲送歸情。 (見石刻拓片。 亦見《金石苑》。 )(望按:此詩與《石亭記千秋亭記》合刻一石,記在前,係開元十八年前飛鳥縣主簿趙演撰文,詩居後,題曰「《千秋亭詠》並序」,下署「朝散郎行梓州銅瞐縣詩博陵崔文邕」,詩後有「開元十九年歲次辛未五月五日」一行,當是刻詩年月。 碑在四川中江縣,友人寧鄉程千帆〖會昌〗以所藏拓片見贈,其末並有近人張巽中跋文一段,畧謂「此碑出吾蜀中江縣{身犬}子店,昔何蝯叟督學來川,曾拓數十紙驗歸,祕而不宣。 康長素亦手藏一搨,不以示人。 細玩字裏行間,於晉魏六朝之外,獨具婀娜風致,宜爲道州、南海所寶也」云云。 今細讀斯記,祇稱「石亭」,不及「千秋」之名,而附詩詩題,則明標「千秋」,以是頗疑崔氏始構此亭。 原稱「石亭」,其後乃更名其後乃更名「千秋亭」耳。 然則文題作《石亭記千秋亭記》,其「千秋亭記」四字系開元十九年崔氏刻詩時所後加,不然,安有一文而兼勒二題之理耶。 又此詩亦見劉喜海《金石苑》,惟「玉江」爲異。 劉氏曰:「詩內玉誤王,記誤託,未知是否。 」今按石碑作玉作託,當以拓片爲準。 )。

    崔文邕 唐宋诗
  • 洛中訪袁拾遺不遇

    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 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孟浩然 唐宋诗
  • 梅花 其一

    天與孤高花獨新,世間草木信非倫。 影涵水月不受彩,氣傲冰霜何待春。 冷淡自能驅俗客,風騷端合付幽人。 往来百匝堦除裏,頓使心無一點塵。

    潘良貴 唐宋诗
  • 食荔枝 其二

    妃子園中荔子奇,莫因名號起猜疑。 清時入坐非尤物,一洗烟塵頼好詩。

    王十朋 唐宋诗
  • 句 其一一

    萬井火熬波裏雪,十州雷送雨前春。

    吳沆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