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玉钗头双凤小。 倒晕工夫,画得宫眉巧。 嫩曲罗裙胜碧草。 鸳鸯绣字春衫好。 三月露桃芳意早。 细看花枝,人面争多少。 水调声长歌未了。 掌中杯尽东池晓。
无
其他无
〔宋朝〕 晏几道
碾玉钗头双凤小。 倒晕工夫,画得宫眉巧。 嫩曲罗裙胜碧草。 鸳鸯绣字春衫好。 三月露桃芳意早。 细看花枝,人面争多少。 水调声长歌未了。 掌中杯尽东池晓。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東嶽真人張鍊師,高情雅淡世間稀。 堪爲列女書青簡,久事元君住翠微。 金縷機中拋錦字,玉清臺上著霓衣。 雲衢不要吹簫伴,只擬乘鸞獨自飛。
塵事久相棄,沈浮皆不知。 牛羊歸古巷,燕雀遶疎籬。 買藥經年曬,留僧盡日棊。 唯憂釣魚伴,秋水隔波時。
守道身心息,資緣豈撓他。 除非僧次外,歸寺補袈裟。
野人不相識,偶坐爲林泉。 莫漫愁沽酒,囊中自有錢。 迴瞻林下路,已在翠微間。 時見雲林外,青峰一點圓。 (見宋岳珂《寶真齋法書贊》卷八。 )(按:原帖爲草書八行。 詩末有云:「近見崔法曹此詩,愛之不覺下筆也。 」岳珂跋云:「右唐無名人青峰詩帖真跡一卷。 帖亦與《奉禮》、《不倦》二帖相似,意皆出於習書之勤者,有小璽表焉。 」同卷跋《奉禮帖》,謂有貞觀初年風度。 )。
簡略非世器,委身同草木。 逍遙精舍居,飲酒自爲足。 累日曾一櫛,對書常懶讀。 社臘會高年,山川恣遊矚。 明世方選士,中朝懸美祿。 除書忽到門,冠帶便拘束。 愧忝郎署跡,謬蒙君子錄。 俯仰垂華纓,飄颻翔輕轂。 行將親愛別,戀此西澗曲。 遠峰明夕川,夏雨生衆綠。 迅風飄野路,廻首不遑宿。 明晨下煙閣,白雲在幽谷。
昔聞武夷士,皆是帝曾孫。 李君即其人,命舛道常存。 愛子已折桂,華組耀閨門。 吾身可拂衣,綵服歸丘園。 捧觴慶北堂,其樂不可言。 清溪環幽居,遠岫橫前軒。 彈琴詠招隠,芳意飄若蘭。 老夫無此分,何必矜彈冠。
高情接巾屨,雅志在丘壑。 林疏見鳥下,池静聞魚躍。 歲月已屢改,風煙只如昨。 我知造物心,遺子良不薄。 畏途有豺虎,駭浪有鮫鱷。 何如遠憂患,共此吟嘯樂。
風波滅盡而悔當時之事,碧海澄明而恨十分之恩。 潭水月落而带清光之影,壺天雲盡而存青霄之晴。
姑蘇臺畔惡相從,海湧峯前事亦同。 故國夢回春已走,水雲相望一帆風。
今歲西湖上,經行始此迴。 輕烟認花柳,細雨識樓臺。 春半已多日,官閒能自來。 情知欠樽酒,倚杖且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