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阙驱神骏,铁棰起痴蛟。 木鸣山裂盛夏,白昼野魖号。 急上瑶庭深处,为问龙君何怒,抉破古天河。 日华开绚采,雨意属诗豪。 与君来,蜚玉佩,斩觚瓢。 纤流沈羽,借我万斛沸银涛。 醉拍满缸香雪,写竭一池浓墨,逸气正飘颻。 何事谪仙子,归去续松醪。
无
其他无
〔宋朝〕 程珌
电阙驱神骏,铁棰起痴蛟。 木鸣山裂盛夏,白昼野魖号。 急上瑶庭深处,为问龙君何怒,抉破古天河。 日华开绚采,雨意属诗豪。 与君来,蜚玉佩,斩觚瓢。 纤流沈羽,借我万斛沸银涛。 醉拍满缸香雪,写竭一池浓墨,逸气正飘颻。 何事谪仙子,归去续松醪。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三獻無功玉有瑕,更攜書劒客天涯。 孤帆夜別瀟湘雨,廣陌春期鄠杜花。 燈照水螢千點滅,棹驚灘鴈一行斜。 關河萬里秋風急,望見鄉山不到家。
因貧行遠道,得見舊交遊。 美酒易傾盡,好詩難卒酬。 公堂朝共到,私第夜相留。 不覺入關晚,別來林木秋。
長擬求閑未得閑,又勞行役出秦關。 逢人漸覺鄉音異,却恨鶯聲似故山。
雲散經窗濕,山晴石路香。 (《六朝事迹編類》卷下《寺院門·大愛敬寺》)。
清明雲日開,山路足莓苔。 瀑溜千尋落,乘閑一看來。 (見劉喜海《金石苑》卷二。 《輿地紀勝》卷一五七《資州》錄第二首。 張忱石先生告:《永樂大典》卷九七六六引《成都府志》錄第一首,今據以校補。 )(〖1〗《金石苑》云:「高約二尺,廣三尺六寸,十二行,行七字,字徑寸餘至二寸不等。 正書。 下端石殘缺。 」石刻題下署:「資□刺史王師閔。 」末署:「大和二年正月七日。 」〖2〗劉喜海跋云:「右詩刻在資州。 此西巖龍潭瀑布詩也,見王象之《碑目》。 王師閔爲資州刺史,史失載。 」〖3〗《輿地紀勝》云:「唐王師閔守資中,政有能聲。 嘗游西巖,留《瀑布詩》於石壁。 其一曰〖錄第二首,略〗。 」按:據《輿地紀勝》及《永樂大典》所錄詩,知石刻除稍有漫漶外,大致完整。 《金石苑》謂「下端石殘缺」,未允。 )。
蟬噪日將落。
出郭纔咫尺,便覺山意幽。 招提立絕頂,寶塔凌空浮。 小軒足娛客,下有清溪流。 翠岫供遠眺,直欲明雙眸。 平蕪草肥軟,飽飼眠吳牛。 沙頭水色靜,飛上馴白鷗。 人稀日亭午,野渡橫孤舟。 坐久意逾爽,吹袂風颼颼。 想當三伏天,凜然如素秋。 簿書叢裏來,恍若脫羈囚。 乘興偶登覽,不謂成勝游。 平生志所願,一壑與一邱。 脚力到佳處,須作信宿留。 南峯只在眼,不必勞冥搜。 當時輞川圖,景物有此不。 學貴守所見,出處各異謀。 淵明亦高哉,未肯屈督郵。
茱茰小驛夕陽愁,搔首臨風感舊遊。 渾似軍行散關路,但無鼓吹動涼州。
左右琴樽靜不譁,放翁新作老生涯。 焚香細讀斜川集,候火親烹顧渚茶。 書爲半酣差近古,詩雖苦思未名家。 一窗殘日呼愁起,裊裊江城咽暮笳。
港汊村村出,江流節節添。 可憐千嶂好,輸與一峰尖。 過雨日初軟,順風波更恬。 旋褰篷作屋,更掛簟爲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