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方岳

宇宙一杯酒,暝色倚重湖。 青山杳杳何处,烟水泻愁予。 别岸风涛喷薄,半夜鱼龙悲啸,能撼我诗无。 李白醉不醒,唤起问何如。 是耶非,天莽苍,雪模糊。 苍颜白发如此,空复笑今吾。 寄语鹭朋鸥侣,好在风餐水宿,底处不烟芜。 吾亦从此逝,从我者谁欤。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新嫁娘詞三首 一

    鄰家人未識,牀上坐堆堆。 郎來傍門戶,滿口索錢財。

    王建 唐宋诗
  • 寄歸

    塞草黃來見鴈稀,隴雲白後少人歸。 新絲強入未衰鬢,別淚應沾獨宿衣。 幾夕精誠拜初月,每秋河漢對空機。 更看出獵相思苦,不射秋田朝雉飛。

    鮑溶 唐宋诗
  • 酬李處士見贈

    干上非無援,才多却累身。 雲霄未得路,江海作閑人。 久別唯謀道,相逢不話貧。 行藏一如此,可便老風塵。

    朱慶餘 唐宋诗
  • 詠史詩 細柳營

    文帝鑾輿勞北征,條侯此地整嚴兵。 轅門不峻將軍令,今日爭知細柳營。

    胡曾 唐宋诗
  • 題雲居上寺

    石路多奇迹,幽巖鑿寶經。 暮煙千壑裏,新月一山明。 宿鳥知清梵,樵人慣獨行。 爲隨歡奉後,豈敢學逃[名]。 (見《金石萃編》卷一百五。 )(缺文據吉逾條下所引諸書補。 )(按詩次吉騊駼詩後,原題曰「同前」,下署「□上」,蓋名已摩滅。 據吉逾詩序,知爲其猶子吉播所賦。 詩中「暮煙」,石刻原作「暮煙」,王昶謂是筆誤,今據正。 〖1〗吉播,原作吉潛,詳前吉逾條附考。 前引諸書及《八瓊室金石補正》卷六五此詩末署名皆作「播上」。 )。

    吉播 唐宋诗
  • 題善權寺石壁

    四周寒暑鎮湖關,三臥漳濱帶病顏。 報國雖當存死節,解龜終得遂生還。 容華漸改心徒壯,志氣無成鬢早斑。 從此使歸林藪去,更將餘奉買南山。 (見海寧吳騫《拜經樓詩話》卷二第十七條。 同治《增修宜興縣壹》卷十《藝文志》亦載之。 )(又見《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卷九九《善權洞部》。 )(〖1〗《拜經樓詩話》卷二:「唐李蠙詩世不多見。 宜興善卷二毅題石壁一首曰〖詩畧〗。 蓋蠙太和時嘗見白龍於此,其詩尚有元和遺音。 蠙本名虬,將赴舉,夢名上添一畫成虱字,及寤,曰:『虱者,蠙也。 』乃更名,果登第。 皆可補《全唐紀事》之遺。 」望按:《全唐文》卷七八八收李蠙《請自出俸錢收贖善權寺事奏文》一篇,畧謂「寺在縣南五十里離墨山,是齊時建立。 ……寺內有洞府三所。 號爲乾洞者,石室通明處可坐五百餘人,稍暗處,執炬驗入,不知深淺。 ……洞門直下便臨大水洞,潺湲宛轉,湍瀨實繁,於山腹內漫流入小水洞。 小水洞亦是一石室,室內水泉無底,大旱不竭。 洞門對齋堂廚庫,似非人境。 洞內常有雲氣昇騰,云是龍神所居之處。 臣大和中在此習業。 ……臣懷此冤憤近三十年。 ……今請自出俸錢依元買收贖,訪名僧主持,教化同力,卻造成善權寺。 ……」誠如此文所云,大和中李蠙曾於此習業,三十年後始出俸錢收贖,推其時當在壹宗咸通中。 然則題此詩於寺壁,要亦咸通間事矣。 )。

    李蠙 唐宋诗
  • 辭三師頌 三

    岧岧玉京山,玄者何巍巍。 真人科虛步,朗朗長夜開。 大道由人弘,心至神自歸。 修齋行道畢,稽首辭三師。 (同前。 )。

    杜光庭 唐宋诗
  • 頌 五

    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 行住鎮相隨,坐臥同居止。 分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 欲知佛何在,只這語聲是。

    傅翕 唐宋诗
  • 鄧州西軒書事十首 其九

    范公深憂天下日,仁祖愛民全盛年。 遺廟只今香火冷,時時風葉一騷然。

    陳與義 唐宋诗
  • 山居雜詩九十首 其八七

    飯了縱閑適,杖屨涉晴晝。 時物破百感,環山獻明秀。 承宇茂芳桂,追凉風細逗。 摘果靡憚勞,聊用引稚幼。

    曹勛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