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陈允平

疏林远带寒山小。 月落霜天晓。 棹歌初发浦烟中。 自叹疏狂踪迹、似萍蓬。 江边衰柳迷津堠。 归兴浓於酒。 断烟流水自寒塘。 十里蒹葭、鸥鹭两三双。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西閣三度期大昌嚴明府同宿不到

    問子能來宿,今疑索故要。 匣琴虛夜夜,手板自朝朝。 金吼霜鐘徹,花催臘炬銷。 早鳧江檻底,雙影漫飄颻。

    杜甫 唐宋诗
  • 適意二首 一

    十年爲旅客,常有飢寒愁。 三年作諫官,復多尸素羞。 有酒不暇飲,有山不得遊。 豈無平生志,拘牽不自由。 一朝歸渭上,泛如不繫舟。 置心世事外,無喜亦無憂。 終日一蔬食,終年一布裘。 寒來彌嬾放,數日一梳頭。 朝睡足始起,夜酌醉即休。 人心不過適,適外復何求。

    白居易 唐宋诗
  • 山居遇雪喜道者相訪

    幽居近谷西,喬木與山齊。 野竹連池合,巖松映雪低。 喜君來白社,值我在青谿。 應笑於陵子,遺榮自灌畦。

    李德裕 唐宋诗
  • 九疑山

    天放煙晴繞四圍,九峯高處彩雲飛。 仙壇丹竈靈猶在,鶴駕青霄去不歸。 晉末幾遷風景別,塵中空換子孫非。 松花落盡無消息,夜半疏鐘徹翠微。 (康熙《萍鄉縣志》卷五、同治《萍鄉縣志》卷六)(按:《全唐詩》卷六六七收鄭啓《鄧表山》詩,首二句幾全異,後六句大致相同。 )。

    鄭啓 唐宋诗
  • 題俞公巖

    萬事若在手,百年聊稱情。 他時南[面](嶽)去,記得此巖名。 (見《輿地紀勝》卷八五《均州》。 )(〖1〗《邵氏聞見錄》卷七云:「華山隱士陳摶,字圖南,唐長興中進士,遊四方,有大志,隱武當山詩云:『他年南面去,記得此山名。 』本朝張鄧公改『南面』爲『南嶽』,題其後云:『蘚壁題詩志何大,可憐今老華圖南。 』蓋唐末時詩也。 」)。

    陳摶 唐宋诗
  • 禪人寫真求贊 其四六

    忒煞覺老,寒而且槁。 古巖春遲,澄潭秋早。 心無象也月影未回,物不爭也風吹便倒。

    釋正覺 唐宋诗
  • 遊武夷贈劉生

    六曲睎真館,千松奪秀亭。 回橈失相值,載酒約重經。 小雨裝圖畫,紅塵隔杳冥。 更煩橫鐵笛,吹與衆仙聆。

    胡寅 唐宋诗
  • 詩史堂荔枝晚熟而佳預約同官共賞偶成參差摘實分餉因誦廬陵先生詩云人生此事尚難必况欲功名書鼎彝復用前韻以歌之

    詩史堂前荔支晚尤美,高壓瀘戎與妃子。 姓名猶未聞峽中,風味惟應自皮裏。 試將遠况江瑶柱,正似騷人擬良史。 我來嘆息頤屢支,殊方爭獻惟恐遲。 汝今已晚何用好,不是少陵誰眼之。 貴妃游魂遭血污,玉坐悲懷何以訴。 惟有雲安再拜人,悶解夔州兩絕句。 遺像空存食不血,滿目烟霞明自滅。 何人種此星幾終,一樹團團味奇絕。 君不見南賓木蓮有華何足圖,樂夫過慮重看無。 又不見洛陽牡丹妖艷何必譜,六一區區記風土。 天生此果更此株,夏日之時見子餘。 晝疑炎方張火傘,夕訝庭樹栖赤烏。 雙頭瑩若玉一瑴,細骨輕於錢五銖。 陳江閥閲如崔盧,茲産於閩必爭驅。 甜無中邊大勝蜜,醖釀不假蜂爲奴。 永安宮西郡堂後,折簡呼賓老太守。 時方炎熱會苦稀,事好乖違意徒厚。 手摘高枝贈丹實,歌和前篇搔白首。 嗟一餉之樂兮,天亦慳於老朽。

    王十朋 唐宋诗
  • 齒痛有感

    眼暗頭童負聖時,齒牙欲脫更堪悲。 暮年漸解人間事,蒸食哀梨亦自奇。

    陸游 唐宋诗
  • 閑遊

    白石床平偶小留,青芒屨穩復閑遊。 微丹點破一林綠,淡墨寫成千嶂秋。 竹院頻分齋鉢飯,苔磯時把釣魚鈎。 要知此老神通否,二十年來不識愁。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