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周密

岩霏逗绿。 又凉入小山,千树幽馥。 仙影悬霜粲夜,楚宫六六。 明霞洞窅珊瑚冷,对清商、吟思堪掬。 麝痕微沁,蜂黄浅约,数枝秋足。 别有雕阑翠屋。 任满帽珠尘,拼醉香玉。 瘦倚西风,谁见露侵肌粟。 好秋能几花前笑,绕凉云、重唤银烛。 宝瓶空晓,珍丛怨月,梦回金谷。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新婚別

    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 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結髮爲妻子,席不煖君牀。 暮婚晨告別,無乃太怱忙。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腸。 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 勿爲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 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 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杜甫 唐宋诗
  • 送郭秀才制舉下第南遊

    失志思浪跡,知君晦近名。 出關塵漸遠,過郢興彌清。 山盡溪初廣,人閑舟自行。 探幽無旅思,莫畏楚猨鳴。

    錢起 唐宋诗
  • 飯僧

    別屋炊香飯,薰辛不入家。 溫泉調葛麵,淨手摘藤花。 蒲鮓除青葉,芹虀帶紫芽。 願師常伴食,消氣有薑茶。

    王建 唐宋诗
  • 冬至日寄小姪阿宜詩

    小姪名阿宜,未得三尺長。 頭圓筋骨緊,兩眼明且光。 去年學官人,竹馬遶四廊。 指揮羣兒輩,意氣何堅剛。 今年始讀書,下口三五行。 隨兄旦夕去,歛手整衣裳。 去歲冬至日,拜我立我旁。 祝爾願爾貴,仍且壽命長。 今年我江外,今日生一陽。 憶爾不可見,祝爾傾一觴。 陽德比君子,初生甚微茫。 排陰出九地,萬物隨開張。 一似小兒學,日就復月將。 勤勤不自已,二十能文章。 仕宦至公相,致君作堯湯。 我家公相家,劒佩嘗丁當。 舊第開朱門,長安城中央。 第中無一物,萬卷書滿堂。 家集二百編,上下馳皇王。 多是撫州寫,今來五紀強。 尚可與爾讀,助爾爲賢良。 經書括根本,史書閱興亡。 高摘屈宋豔,濃薰班馬香。 李杜泛浩浩,韓柳摩蒼蒼。 近者四君子,與古爭強梁。 願爾一祝後,讀書日日忙。 一日讀十紙,一月讀一箱。 朝廷用文治,大開官職場。 願爾出門去,取官如驅羊。 吾兄苦好古,學問不可量。 晝居府中治,夜歸書滿牀。 後貴有金玉,必不爲汝藏。 崔昭生崔芸,李兼生窟郎。 堆錢一百屋,破散何披猖。 今雖未即死,餓凍幾欲僵。 參軍與縣尉,塵土驚劻勷。 一語不中治,笞箠身滿瘡。 官罷得絲髪,好買百樹桑。 稅錢未輸足,得米不敢嘗。 願爾聞我語,懽喜入心腸。 大明帝宮闕,杜曲我池塘。 我若自潦倒,看汝爭翶翔。 總語諸小道,此詩不可忘。

    杜牧 唐宋诗
  • 隴上獨望

    斜日挂邊樹,蕭蕭獨望間。 陰雲藏漢壘,飛火照胡山。 隴首行人絕,河源夕鳥還。 誰爲立勳者,可惜寶刀閑。

    馬戴 唐宋诗
  • 上巳日祓禊渭濱應制

    晴風麗日滿芳洲,柳色春筵祓錦流。 皆言侍蹕橫汾宴,暫似乘槎天漢遊。

    徐彥伯 唐宋诗
  • 臨刑詩

    街鼓侵人急,西傾日欲斜。 黃泉無旅店,今夜宿誰家。

    江爲 唐宋诗
  • 欲問皇天天更遠。 (胡偉《宮詞》)。

    楊衡 唐宋诗
  • 行路易十五首 一

    佛生具一體,生佛本地同。 觸目皆如此,無心自性中。 行路易,路易不修行。 有無心永息,只箇是無生。

    傅翕 唐宋诗
  • 定慧相資歌

    祖教宗中有二門,十度萬行稱爲尊。 初名止觀助新學,後成定慧菩提根。 唯一法,似雙分。 法性寂然體真止,寂而常照妙觀存。 定爲父,慧爲母,能孕千聖之門戶。 增長根力養聖胎,念念出生成佛祖。 定爲將,慧爲相,能弼心王成無上。 永作羣生證道門,即是古佛菩提樣。 定如月,光爍外道邪星滅。 能挑智炬轉分明,滋潤道芽除愛結。 慧如日,照破無明之暗室。 能令邪見愚夫禪,盡成般若波羅蜜。 少時默,剎那靜,漸漸增修成正定。 諸聖較量功不多,終見靈臺之妙性。 瞥聞法,纔歷耳,能熏識藏覺種起。 一念回光正智開,須臾成佛法如是。 禪定力,不思義,變凡爲聖剎那時。 無邊生死根由斷,積劫塵勞巢穴墮。 湛心水,浄意珠,光吞萬象爍千途。 抉開己眼無瑕翳,三界元無一法拘。 覺觀賊,應時剋,攀援病,倏然浄。 蕩念垢兮洗惑塵,顯法身兮堅慧命。 如斷山,若停海,天翻地覆終無改。 瑩似琉璃含寶月,倏然無寄而無待。 般若慧,莫能量,自然隨處現心光。 萬行門中爲導首,一切時中稱法王。 竭苦海,碎邪山,妄雲捲盡片時間。 貧女室中金頓現,壯士額上珠潜還。 斬癡網,截欲流,大雄威猛更無儔。 能令鐵床銅柱冷,頓使魔怨業果休。 和諍訟,成孝義,普現羣生諸佛智。 邊邪惡慧盡朝宗,螻蟻鯤鵬齊受記。 偏修定,純陰爛物刳正命。 若將正慧照禪那,自然萬法明如鏡。 偏修慧,純陽枯物成迂滯。 須憑妙定助觀門,如月分明除霧翳。 勸等學,莫偏修,從來一體無二頭。 似禽兩翼飛空界,如車二輪乘白牛。 即向凡途登覺岸,便於業海泛慈舟。 或事定,制之一處無不竟。 或理定,唯當直下觀心性。 或事觀,明諸法相生籌算。 或理觀,頓了無一無那畔。 定即慧,非一非二非心計。 慧即定,不同不別絕觀聽。 或雙運,即寂而照通真訓。 或俱泯,非定非慧超常準。 一塵入定衆塵起,般若門中成法爾。 童子身中三昧時,老人身分談真軌。 能觀一境萬境同,近塵遠剎無不通。 真如路上論生死,無明海裏演圓宗。 眼根能作鼻佛事,色塵入定香塵起。 心境常同見自差,誰言不信波元水。 非寂非照絕言思,而寂而照功無比。 權實雙行闡正途,體用更資含妙旨。 勸諸子,勿虛棄,光陰如箭如流水。 散亂全因缺定門,愚盲祇爲虧真智。 真實言,須入耳,千經萬論同標記。 定慧全功不暫忘,一念頓歸真覺地。 定須習,慧須聞,勿使靈臺一點昏。 合抱之樹生毫末,積漸之功成寶尊。 獼猴學定生天界,女子纔思入道門。 自利利他因果備,若除定慧莫能論。

    釋延壽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