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张炎

流水孤村,爱尘事顿消,来访深隐。 向醉里谁扶,满身花影。 鸥鹭相看如瘦,近来不是伤春病。 嗟流景。 竹外野桥,犹系烟艇。 谁引。 斜川归兴。 便啼鹃纵少,无奈时听。 待棹击空明,鱼波千顷。 弹到琵琶留不住,最愁人是黄昏近。 江风紧。 一行柳阴吹暝。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相和歌辭 從軍行

    漢軍逐單于,日沒處河曲。 浮雲道傍起,行子車下宿。 槍城圍鼓角,氊帳依山谷。 馬上懸壺漿,刀頭分頓肉。 來時高堂上,父母親結束。 回首不見家,風吹破衣服。 金創生肢節,相與拔箭鏃。 聞道西涼州,家家婦人哭。

    王建 唐宋诗
  • 苦雨行

    悠悠飛走情,同樂在陽和。 歲中三百日,常恐風雨多。 天人信遐遠,時節易蹉跎。 洞房有明燭,無乃酣且歌。

    劉禹錫 唐宋诗
  • 寄楊八拾遺

    聞君前日獨庭爭,漢帝偏知白馬生。 忽領簿書遊太學,寧勞侍從厭承明。 洛陽本自宜才子,海內而今有直聲。 爲謝同僚老博士,范雲來歲即公卿。

    劉禹錫 唐宋诗
  • 黃葵花

    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鵝黃色未乾。 好逐秋風上天去,紫陽宮女要頭冠。

    李涉 唐宋诗
  • 生死歌訣 三

    浮弦多是風頭痛,積聚體疼胸膈噎。 緊實號爲寒熱證,澁瀉煩燥小便澁。 芤脈蓋因陽耗散,鼻衂無時精炁竭。 脈沉兼优是重陰,氣刺胸膨癥塊結。 風寒相傳脈浮遲,外受寒邪內風熱。 肺受風寒痰欬嗽,左手見之心戰佚。 弱而兼濡是陽虛,汗出憎寒炁羸劣。 風濕風溫及濕溫,脈候交差要分別。 汗無重汗耳無知,妄語無瘖各部委是暍。 洪數脈來陽氣盛,目赤舌乾唇破裂。 浮而兼緊腎之虛,溫助寒邪益精血。 陽絕尺中脈細微,針灸勿令精炁絕。 促結代脈是脾虛,若見之時難救得,女人尺中須要盛,浮細沉遲是虛證。 忽然胗得寸中盈,六部無邪身有孕。 童女童男何以別?須看天真無損缺。 大凡童子脈來沉,童女尺中洪拍拍。 男子婦人精血衰,假饒覆溢脈無回。 一呼四至爲平脈,一呼一至死相催。 傷寒舌黑洗不紅,藥洗分明定吉凶。 汗若脈和無惡候,脈如躁疾命將殂。 中風目閉口開者,喉中拽鋸炁不敷。 脈若洪弦由可救,浮大多應命不甦。 男女五勞洪數脈,定知不久炁長吁。 大抵七表八裏脈,相連九道作程途。 表裏脈分輕重病,九怪傳來病不舒。 胗脈要分輕與少,始知生死可枝梧。 浮洪短促爲陽弱,沉細兼長陰有餘。 如此分張輕重斷,豈同俗眼一凡夫。 六部鬼賊是如何,造化陰陽事更多。 心火怕逢沉滑脈,肺金猶怕浮洪克。 唯有脾元惡木侵,四時寄旺本無形。 甲乙最嫌金炁重,腎中脈緩水無盈。 一位克重當須斷,二位克重却分輕。 三位克時難救療,縱然暫醒必歸冥。 水火相臨分上下,金木相侵事必凌。 水土二宮俱要靜,一宮有克少安寧。 高士要知刑克賊,孰能考究記心經。 春怕庚辛秋惡候,夏嫌水氣火相刑。 刑剋只分輕與重,自然切脈甚精明。 左手胗得重病脈,右手脈候却調勻。 只斷脈中須應病,故知命脈得和平。 假此一例餘倣此,醫門學者要勞心。 (以上三首均見《宛委別藏》影寫本杜光庭《廣成先生玉函經》。 )。

    杜光庭 唐宋诗
  • 妃閤春帖子 其四

    翦綵平明出藝房,長生殿裏百花芳。 書銜燕子青春早,劍拂仙衣白日長。

    胡宿 唐宋诗
  • 和表臣遺詩招歸仙隠

    客裏栖栖嘆食艱,桃源也復念人間。 九重鵷鷺思金屋,萬里烟塵痛玉闗。 節物可憐梅競出,浪萍長羡鳥知還。 明朝跋馬歸仙隠,健筆清樽儘傲閒。

    李處權 唐宋诗
  • 遊淡山巖

    淡山之景真尋幽,我來爲款窮冥搜。 嵌巖呀豁自呈露,天匠巧斲非人謀。 撐空突兀幾千仞,奇偉萬狀不可侔。 羣仙祕護人迹絕,元柳不到誰雕鎪。 惜無好語寫形似,歎息欲去仍遲留。 惟予六客信心賞,一洗萬古塵中游。

    王資仁 唐宋诗
  • 諭亡子

    死固汝可憐,生亦我所愛。 生死兩相繆,吾將解其會。

    姜特立 唐宋诗
  • 對酒

    老態日日增,歡意時時改。 唯有對壺觴,依然此心在。

    姜特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