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无名氏

姑射仙人游汗漫。 白凤翩翩,银海光凌乱。 龟手儿童贪戏玩。 风檐更折梅梢看。 漠漠银沙平晚岸。 笑拥寒蓑,聊作渔翁伴。 横玉愁云吹不断。 归舟又载苹花满。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杜鵑

    杜宇竟何冤,年年呌蜀門。 至今銜積恨,終古弔殘魂。 芳草迷腸結,紅花染血痕。 山川盡春色,嗚咽復誰論。

    杜牧 唐宋诗
  • 題鄒處士隱居

    桑柘滿江村,西齋接海門。 浪衝高岸響,潮入小池渾。 嵒樹陰棊局,山花落酒樽。 相逢亦留宿,還似識王孫。

    許渾 唐宋诗
  • 晦日重宴

    忽聞鶯響谷,於此命相知。 正開彭澤酒,來向高陽池。 柳葉風前弱,梅花影處危。 賞洽林亭晚,落照下參差。

    高瑾 唐宋诗
  • 送車濤罷舉歸山

    朝是暮還非,人情冷暖移。 浮生只如此,強進欲何爲。 要路知無援,深山必遇師。 憐君明此理,休去不遲疑。

    劉得仁 唐宋诗
  • 雨中看牡丹

    東風未放曉泥乾,紅藥花開不奈寒。 待得天晴花已老,不如攜手雨中看。

    竇梁賓 唐宋诗
  • 哭日本國內供奉大德靈仙和尚詩(幷序)

    不體(《類從》本作「航」。 〖又日本佛教全書〗本作「{舟巳}」。 考云:「{舟巳}即那字。 慧超《傳》多用此字。 」)心淚(《類從》本作「渡」。 )自涓,(望按:「此句原脫一字。 」)情因法眼奄幽泉。 明朝儻問滄波客,的說遺鞋白足還。 (見《渤海國志長編》卷十八引《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三。 )(〖1〗按詩前有小注,曰「詩一首。 在唐作」。 蓋從當時渤海藩國言,故曰「在唐」也。 又詩末題「大和二年四月十四日書」十字。 〖2〗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出版顧承甫等點校本《入唐求來巡禮行記》,參據多種版本校勘,較精審。 今錄異文如次:「公作而習之」,「作」作「僕」;「余之身期降物」,作「余亦身期絳物」;「入宗五臺」,「宗」作「室」;「青癡」,作「青瘀」;「仙大師己來日久」,「己」作「亡」;「位我之血」,「位」作「泣」;「不體心淚」,「體」作「航」。 )。

    貞素 唐宋诗
  • 春怨

    夜盡夢初驚,紗窗早霧明。 曉妝脂粉薄,春服綺羅輕。 妾有今朝恨,君無舊日情。 愁來理弦管,皆是斷腸聲。

    崔亘 唐宋诗
  • 贈嚴彦醇

    一别三年久,重來兩鬢蒼。 瘦笻扶蹇步,新茗攪枯腸。 得句情還適,逢人話頗長。 湖山元不改,喪亂我心傷。

    王之道 唐宋诗
  • 離臨安

    細雨出江城,潮回江正清。 未能捐俗累,不敢憚嚴程。 落日行人少,空山獨鳥鳴。 離愁似春草,觸處便能生。

    黄公度 唐宋诗
  • 洪帥陳阜卿寄筍

    均是蓬山逸遠官,夢中猶問竹平安。 籜龍寄我知君意,要使剛腸飽歲寒。

    王十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