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恨相思一个人。 柳眉桃脸自然春。 别离情思,寂寞向谁论。 映地残霞红照水,断魂芳草碧连云。 水边楼上,回首倚黄昏。
无
其他无
〔宋朝〕 无名氏
相恨相思一个人。 柳眉桃脸自然春。 别离情思,寂寞向谁论。 映地残霞红照水,断魂芳草碧连云。 水边楼上,回首倚黄昏。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停橈橫水中,舉目孤煙外。 借問吳溪人,誰家有山賣。
九衢寒霧歛,雙闕曙光分。 綵杖迎春日,香煙接瑞雲。 珮聲清漏間,天語侍臣聞。 莫笑馮唐老,還來謁聖君。
綠鬟侍女手纖纖,新捧嫦娥出素蟾。 衛玠官高難久立,莫辭雙卷水精簾。
遠山湖上小,青翠望依稀。 纔向窗中列,還從林表微。 色濃春草在,峰起夏雲歸。 不是蓬萊島,如何人去稀。
春風有何情,旦暮來林園。 不問桃李主,吹落紅無言。
土德承餘烈,江南廣舊恩。 一朝人事變,千古信書存。 哀挽周原道,銘旌鄭國門。 此生雖未死,寂寞已消魂。 (以上二首角《宋詩紀事》卷三。 )(見《東軒筆錄》卷一、《宋朝事實類苑》卷三六。 第一首第四句「白草」二字,《東軒筆錄》作「芳草」、《宋朝事實類苑》作「荒草」。 )(〖1〗宋翟耆年《籀史》:「徐鉉鼎臣從李煜歸朝,爲銀青光祿大夫、右散騎常侍。 太平興國中,李煜薨,詔侍臣撰煜神道碑。 有欲中傷鉉者,奏曰:『吳王事,莫若徐鉉爲詳。 』遂詔鉉撰。 鉉泣曰:『臣舊事李煜,陛下容臣存故主之義,乃敢奉詔。 』太宗許之。 鉉但推言歷數有盡,天命有歸而已。 其警句云:『東鄰搆禍,南箕扇疑,投杼致慈親之惑,乞火無鄰婦之詞。 始勞因壘之師,終後塗山之會。 』太宗覽之,稱歎不已。 異日復得鉉所撰《吳王挽詞》,今傳者二首云云。 鉉被詔撰《江南錄》,故有『信書』之句。 東鄰謂錢俶也。 」〖2〗望按:如《籀史》所載,知挽辭二首之作,已在入宋之後。 以所涉李煜,曾是南唐之主,而徐鉉生活於五代者亦四十餘年,且《全唐詩》徐鉉卷亦收其仕宋後篇什,故仍援例錄補,俾成完帙。 )。
斗粟淹吾駕,浮雲笑此生。 有酒酬歲月,無夢到功名。 客裏逢歸雁,愁邊有亂鶯。 楊花不解事,更作倚風輕。
岳陽壯觀天下傳,樓陰背日堤綿綿。 草木相連南服內,江湖異態欄干前。 乾坤萬事集雙鬢,臣子一謫今五年。 欲題文字弔古昔,風壯浪湧心茫然。
伯仲皆登第,人言薛與林。 凄凉五年事,摧折兩家心。 漫醉春來酒,誰同別後襟。 空餘釣磯在,落日見孤岑。
竹君亢宗擅楚墟,一一脩聳山澤臞。 風流秀整與世殊,楚俗食息皆爾須。 薪之籬之且籧篨,笲筥箱篚䉉籃笯。 溝瓦厥祖羹其雛,隨索斯獲掇諸塗。 今歲麥秋旱歲餘,得麥僅足償官租。 竹君憫農如士夫,著花結實千林俱。 密砌玉粒綴旒珠,株株擷取雖錙銖。 彌頃亙畝無閑株,磑磨蒸炊勝雕胡。 鄰里乞索水火如,坐令顰蹙興歌呼。 野叟好事能分吾,香清而洌甘而腴。 此君行能不一書,此惠及物旋就枯。 摩頂放踵忘其軀,所學無乃墨者徒。 老子苟祿天之隅,袖手無策蘇𡞦孤,投匕三嘆吾慙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