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无名氏

惜花心性。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陝府王司法

    東門雪覆塵,出送陝城人。 粉郭朝喧市,朱橋夜掩津。 上寮應重學,小吏已甘貧。 謝朓曾爲掾,希君一比鄰。

    盧綸 唐宋诗
  • 浣溪沙 二

    轉燭飄蓬一夢歸,欲尋陳迹悵人非,天教心願與身違。 待月池臺空逝水,蔭花樓閣漫斜暉,登臨不惜更霑衣。

    後主煜 唐宋诗
  • 遺偈

    祖祖不思議,不許常住世。 大衆審思惟,畢竟祇這是。 (《景德傳燈錄》卷八、《五燈會元》卷三)。

    米嶺和尚 唐宋诗
  • 兵要望江南 太乙式第二十七(本門中「太乙」二字,辛本、川本皆作「天乙」○三十一首) 十六

    九天上,大利我軍陳。 九地伏藏宜密事,逃潛六合避凶星,隱伏喜忻情。

    易靜 唐宋诗
  • 和僧廣實三首 其一

    曾向高安見大愚,迢迢一路徹天衢。 而今到處無些事,困睡饑餐得自如。

    王之道 唐宋诗
  • 永嘉水

    鄭侯興言水于溫,厥災茫昧數莫源。 于時頑秋後中元,淫虹曳曳妖暈噴。 夜星不呈墨微垣,鬰律撼怒排天根。 擺磨雜嶽濤飛軒,豁驚瞥悚勢蕩渾。 凶颶埽寬震虛垠,瀿傾瀆裂軸轉坤。 腷膊萬馬來聲喧,衆鼓駭駭闐箎塤。 湠漫沏送無回沄,陰旄威纛空飛騫。 嬰鮐漂沛趨冥門,带不不屬隳巾褌。 啾呶直上聲天冤,元驅鬼紲俱奔奔。 肉不擁掩張髀臀,母識子死翁號孫。 凌耶厲耶千山髠,而况下數鷄鼠豚。 濘淖飛濺疑翻盆,岸津水溽沸鵰猿。 目材耳井其能存,我知其端義可援。 無乃水伯真少恩,翹翹抉抉兇凌屯。 手擘三山巨靈翻,大漚幕島叢旗㠾。 天吳不仁閃雙湲,主張龍孽龜魚黿。 牙眼怖鰐翼厲鯤,唅呀擺掉齒腭反。 禹手不胼息兩跟,四載難乘駐厥轓。 漢家循河昔墊昏,側身以蔽太守尊。 淛東之東孰於藩,赤子魚頭浸莫言。 帝階修修闢重閽,媕娿欺天樹幽怨。 沉家十萬忍不論,誰歟廣騷些其魂。 幸哉皇明煦朝暾,羅金走帛恩丘園。 我咨溫人爲周爰,河魁之應顛崑崙。 嗟嗟奚自理不煩,常盤喜鮮口吐吞。 剜元剔鬣命蜿蜿,毫髮不備唏空飧。 以是眩客詔後昆,帝敕海若澆愁痕。 自今起仁略炮燔,縱彼川泳鱗鰭掀。 物不暴殄帝所敦,永嘉于于福以蕃。 嗚呼愈也惟戒焚,我則解摘哀窮樊,其亦滅愧心可捫。

    員興宗 唐宋诗
  • 偈頌三十首 其一四

    打折達磨西來脚,莫令有誤本來人。 當處得心非向背,九年面壁寂光明。 庭中立雪憨癡漢,海裏口乾渴愛津。 如今大有心顛倒,夢寐胡諍學道人。 且向自心中體究,於斯如實更證明。 須觀古德皆如是,萬莫瞞心自發輕。 誑謗定招無間業,未全本覺且依經。 修行未了身依口,莫學提綱沒量人。 對病用醫須有意,指權歸實救迷情。 迷悟不同誰解意,三乘猶尚未全明。 不契一乘爲外道,經生持戒不知。 徒勞南北與東西,滿口文章不合義。 不曾親近正知見,色見聲聞弄識神。 髑髏幾度皮消殞,林下追尋沒一人。 妄把玄詮爲事會,五千救網變成塵。 看經須用錢財雇,佛事全憑鐃鈸音。 餕餡餅皮紗布絹,豬羊犬馬折經金。 僧俗一同輪苦趣,辜負牟尼古佛心。 致使類多賢行少,仁慈鮮矣足孤貧。 榮華富貴千無一,菩薩神仙不降生。 如麻似粟人頭面,殺盜貪嗔勝畜心。 不管剎那沉劫海,且徒眼下樂精神。 背善惡臨無解處,燒香合掌告觀音。 大慈大悲來救苦,須臾命斷嘆悲深。 一生不布纖毫善,悔懼雙交沒主人。 方知今死難思悔,黑業無邊我自成。 寄語世間今未死,光陰莫負早迴心。 何況出家親悟者,喃喃直指古同今。 所以辦心供作務,將勤補拙助元靈。 相逢來往無心見,大事未成戒行深。 只欲心空如及第,迴頭救接未歸人。 始合老師弘大願,先難後易嘆吟吟。 十字街頭不見客,孤峰頂上目群生。 助柴活計元如是,不負當時這老僧。

    釋印肅 唐宋诗
  • 金剛隨機無盡頌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其一

    福德元無實,本光常湛寂。 圓明法界內,杳廓無窮極。

    釋印肅 唐宋诗
  • 夜坐有感

    躬耕谷口未爲貧,安得生涯似子真。 平日固知窮有鬼,年來更覺老欺人。 短檠頗怯蠅頭字,蠹簡時揩鼠迹塵。 兒女豈知黄卷樂,苦嫌無補廢精神。

    劉應時 唐宋诗
  • 伏聞知府祕書欲取小杜桐廬詩語以見花名堂成大記東坡送鄭戶曹詩云蕩蕩清河壖黄樓我所開遲君爲坐客新詩出瓊瑰樓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此段大類今日成大行且受代計梅開堂成歸舟已下南浦欲爲坐客不可得懷不能已請先爲公賦之

    使君來暖東堂席,又見堂前花信息。 小白猶封竹外枝,微黄已點眉間色。 山城十月如春臺,聞有細書天上來。 說與橫斜應早計,不須更待雪花催。

    范成大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