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粉墙头,绿杨楼外,声声唤起新愁恨。
无
其他无
〔宋朝〕 无名氏
红粉墙头,绿杨楼外,声声唤起新愁恨。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巖巖五岳鎮方輿,八極廓清氛祲除。 揮金得謝歸里閭,象牀角枕支體舒。
天陰一日便堪愁,何況連宵雨不休。 一種雨中君最苦,偏梁閣道向通州。
晚來林鳥語殷勤,似惜風光說向人。 遣脫破袍勞報煖,催沽美酒敢辭貧。 聲聲勸醉應須醉,一歲唯殘半日春。
風初寥寥月乍滿,杉篁左右供餘清。 因君一話故山事,憶鶴互應深溪聲。 雲門老森定未起,白閣道士遙相迎。 日聞羽檄日夜急,掉臂欲歸巖下行。
掖庭嬌幸在娥眉,爭用黃金寫艷姿。 始言恩寵由君意,誰謂容顏信畫師。 微軀一身入深宮,春華幾度落秋風。 君恩不惜便衣處,妾貌應殊畫辟中。 間道和親將我敞,選貌披圖遍宮掖。 圖中容貌既不如,選後君王空海(望疑「悔」字之誤)惜。 始知王意本相親,自恨舟(望疑「丹」字之誤)青每誤身。 昔是宮中薄命妾,今成塞外斷腸人。 九重恩愛應長謝,萬里關山愁遠嫁。 飛來北地不勝春,月照南庭空度夜。 夜中含涕獨嬋娟,遙念君邊與朔邊。 毳幕不同羅帳日,氈裘非復錦衾年。 長安高闕三千里,一望能令一心死。 秋來懷抱既不堪,況復南飛雁聲起。 (此詩見劉復《燉煌掇瑣》三四。 題雖標連句,然不著諸詞人姓名,故仍以常詩視之。 此詩又見於王重民《〈補全唐詩〉拾遺》。 王輯本刊出於本書成書之後,故兩存之。 )。
宋生昔登覽。 (中缺)那能顧蓬蓽。 (見《韋蘇州集》卷五《李博士弟以余罷官居同德精舍共有伊陸名山之期久而未去枉詩見問中云宋生昔登覽末云那能顧蓬蓽直寄鄙懷聊以爲答》)(按:韋應物另有《寄酬李博士永寧主簿叔廳見待》、《答李博士》、《同德寺雨後寄元侍御李博士》、《同德閣期元侍御李博士不至各投贈二首》,均與同人之作,唯其名不詳。 傅璇琮先生《韋應物繫年考證》定應物退居同德寺爲永泰元年棄洛陽丞後。 頗疑此人即與應物過從甚密之李儋,出姑臧大房,給事中昇期之子,官至殿中侍御史,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 俟得確證定之。 )。
容顔甚奇妙,光明照十方。 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覲。 黄鶴樓前共語時,白蘋紅蓼對江湄。 衷腸已訴無人會,惟有清風明月知。
巖下溪聲傾法雨,巖頭雲樹聳華冠。 游人不入普門境,只作青山綠水看。
錦煖海棠欲睡,絮濃楊柳初眠。 蝶老鬭高屢舞,鶑雛學語如絃。
一顆明珠,在我這裏。 撥著動著,放光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