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舆小辇,曾宴玉栏秋。 庆赏殿宸游。 伤心处,兽香散尽,一夜入丹邱。 翠帘人静月光浮。 但半卷银钩。 谁知道,桂华今夜,却照鹊台幽。
无
其他无
〔宋朝〕 无名氏
轻舆小辇,曾宴玉栏秋。 庆赏殿宸游。 伤心处,兽香散尽,一夜入丹邱。 翠帘人静月光浮。 但半卷银钩。 谁知道,桂华今夜,却照鹊台幽。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妾家住橫塘,紅紗滿桂香。 青雲教綰頭上髻,明月與作耳邊璫。 蓮風起,江畔春。 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鯉魚尾,妾食猩猩脣。 莫指襄陽道,綠浦歸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楓樹老。
石榴枝上花千朵,荷葉杯中酒十分。 滿院弟兄皆痛飲,就中大戶不如君。 (見《玉照新志》。 )(〖1〗《玉照新志》〖宋王明清撰,《寶顏堂祕笈》本〗卷三:「王彦國獻臣,招信人,居縣之近郊。 建炎初,虜人將渡淮,獻臣坐於所居小樓,望見一老士大夫彷徨阡陌間,攜一小僕,負一匣,埋於空迥之所。 獻臣默識之。 事定,往掘其地,宛然尚存。 啟匣,乃白樂天手書詩一紙。 云〖詩不重錄〗。 獻臣後南渡,寓居餘姚,嘗出以示余,真奇物也。 聞後以歸劉綱公舉矣。 」〖2〗按此亦顧先生所見示,其事可信與否,未敢遽斷,期海內方家有以論定之。 )。
陶令遺世情,尚餘愛菊念。 菊亦有可愛,愛之苦不厭。 我觀傲霜枝,真金赴烈焰。 道韻輕園綺,孤標敵鍼奄。 配以靖節名,萬古不爲忝。 况茲中央色,獨許此君占。 凝然端正姿,不受紅紫艷。 草木吾味同,世情那得染。 璀璨歸來辭,斯言了無玷。 偶亦愛此花,秋來朝暮饜。 富貴兩浮雲,天地一旅店。 是中論饑飽,本自無贏欠。 便擬學淵明,奈此才不贍。 菊資三徑荒,酒須十分灧。 待讀悠然句,乃無雍徹僭。 但論廣文詩,瘧愈不須砭。
主人厭塵俗,不使居無竹。 詩翁愛詩史,詠歌長不足。 籜龍徧山園,嘉名榜華屋。 何當乘逸興,倚欄聽戛玉。
侯門信口總稱珍,只見陳人不見新。 三日荔枝香味變,況開醤瓿拂蛛塵。
巨室熒煌萬金産,小家經營一簪餘。 克庸盟隨制梃足,更用荆尸來擣虛。
誰令未得歸,不解忍長饑。 歲晏得無感,書來何况遲。 鴈聞傷北客,梅動是南枝。 悵望山菴竹,青青獨守墀。
雨挾松聲落枕邊,道人巾屨極蕭然。 忽思舊宿廬山寺,曾聽懸崖瀑布泉。
大雅云亡久,流風尚典刑。 賦登司馬室,詩授伯魚庭。 不及瞻郎罷,猶能識寧馨。 蕪辭書琬琰,敢齒蔡邕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