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刘弇

浓阴堆积,回野空旷,将回微煦。 还是觉、早梅依旧,清艳枝枝攒晓树。 弄霁影、尽脂凝香蒂,琼削纤葩竞吐。 对几处园林,芳菲消息,都因传去。 取次台榭,等闲院落,偏宜独擅芳步。 长恁恐、寿阳妆面,姑射冰肤成暗妒。 笑杏坞、共桃蹊夸丽,一霎狂风骤雨。 又争似、年年此际,先得东皇为主。 好似雪里精神,曾解恼、游人吟顾。 想当时折赠,端的凭谁付与。 荡醉目、恨同云阻。 画角声将暮。 想异时成实,和羹止渴,还应得路。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至後

    冬至至後日初長,遠在劒南思洛陽。 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 梅花欲開不自覺,棣蕚一別永相望。 愁極本憑詩遣興,詩成吟詠轉淒涼。

    杜甫 唐宋诗
  • 罷郡歸洛陽寄友人

    遠謫年猶少,初歸鬢已衰。 門閑故吏去,室靜老僧期。 不見蜘蛛集,頻爲佝僂欺。 穎微囊未出,寒甚谷難吹。 濩落唯心在,平生有己知。 商歌夜深後,聽者竟爲誰。

    劉禹錫 唐宋诗
  • 獻中書湯舍人

    慶雲呈瑞爲明時,演暢絲綸在紫微。 鑾殿對時親舜日,鯉庭過處著萊衣。 閑尋竹寺聽啼鳥,吟倚江樓戀落暉。 隔座銀屏看是設,一門清貴古今稀。

    李中 唐宋诗
  • 詩(幷序) 二十

    道士頭側方,渾甚(張改作「身」)總着黃。 無心禮拜佛,恆貴天尊堂。 三教同一體,徒自[浪](朗)褒揚。 一被(項校「種」)霑賢聖,無弱[亦](赤)無強。 莫爲分別相,師僧自設長。 同尊佛道教,凡恪(項、戴校「俗」)送衣裳。 糧食逢醫藥,垂死續命湯。 敕取一生活,應報上天堂。

    王梵志 唐宋诗
  • 永王東巡歌十一首 七

    王出三山按五湖,樓船跨海次陪都。 戰艦森森羅虎士,征帆一一引龍駒。

    李白 唐宋诗
  • 和韓子雲見寄二首 其一

    投紱歸來意適然,從今免詠式微篇。 但令晚歲胸中適,安用虛名身後傳。 顧我只宜乘載月,如君端合上凌烟。 功成或欲尋真去,莫惜馭風來揖仙。

    吳芾 唐宋诗
  • 四聖贊 其二

    稽首觀音,全彰妙有。 鶴唳青霄,鶑啼綠柳。 鼓響鍾鳴,椎鷄打狗。 不落諸緣,通身眼手。

    釋師體 唐宋诗
  • 觀張提刑周鼎

    他人冨貴堆金璧,曼舞妖歌誇坐客。 清心好古誰似公,漢庭諸人推博識。 一朝得此周廟器,買不論貲空四壁。 苔痕洗盡銅色見,坐臥摩挲欲忘食。 蠻童捧出客爲起,恍如清廟陪劍履。 腹中奇字粲蟲魚,嶧山之碑那得比。 知公原是功名人,看罷握手同悲辛。 鎬京洛邑在何許,漠漠秋風吹戰塵。

    陸游 唐宋诗
  • 正月十二日游東坡白鶴峰故居其北思無邪齋真蹟猶存

    詩人自古例遷謫,蘇李夜郎并惠州。 人言造物困嘲弄,故遣各捉一處囚。 不知天公愛佳句,曲與詩人爲地頭。 詩人眼底高四海,萬象不足供詩愁。 帝將湖海賜湯沐,僅僅可以當冥搜。 却令玉堂揮翰手,爲提椽筆判羅浮。 羅浮山色濃潑黛,豐湖水光先得秋。 東坡日與群仙遊,朝發崑閬夕不周。 雲冠霞佩照宇宙,金章玉句鳴天球。 但登詩壇將騷雅,底用蟻穴封王侯。 元符諸賢下石者,祗與千載掩鼻羞。 我來剝啄王粲宅,鶴峰無恙江空流。 安知先生百歲後,不來弄月白蘋洲。 無人挽住乞一句,猶道雪乳冰湍不。 當年醉裏題壁處,六丁已遣雷電收。 獨遺無邪四箇字,鸞飄鳳泊蟠銀鈎。 如今亦無合江樓,嘉祐破寺風颼颼。

    楊萬里 唐宋诗
  • 和姜總管感秋七首 其六

    窗暗燈花結,簾疎露氣浮。 晚來城上角,吹斷一天秋。

    虞儔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