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島憐無可,都緣數句詩。 君雖是後輩,我謂過當時。 溪浪和星動,松陰帶鶴移。 同吟到明坐,此道淡誰知。
无
其他无
〔唐朝〕 杜荀鶴
賈島憐無可,都緣數句詩。 君雖是後輩,我謂過當時。 溪浪和星動,松陰帶鶴移。 同吟到明坐,此道淡誰知。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有使歸三峽,相過問兩京。 函關猶出將,渭水更屯兵。 設備邯鄲道,和親邏些城。 幽燕唯鳥去,商洛少人行。 衰謝身何補,蕭條病轉嬰。 霜天到宮闕,戀主寸心明。
帝眎民情,匪幽匪明。 慘或在腹,已如色聲。 亦無動威,亦無止力。 弗動弗止,惟民之極。 帝懷民眎,乃降明德。 乃生明翼,明翼者何。 迺房迺杜,惟房與杜。 實爲民路,迺定天子。 迺開萬國,萬國既分。 迺釋蠹民,迺學與仕。 迺播與食,迺器與用。 迺貨與通,有作有遷。 無遷無作,士實蕩蕩。 農實董董,工實蒙蒙。 賈實融融,左右惟一。 出入惟同,攝儀以引。 以遵以肆,其風既流。 品物載休,惟天子守。 乃二公之久,惟天子明。 乃二公之成,惟百辟正。 乃二公之令,惟百辟穀。 乃二公之祿,二公行矣。 弗敢憂縱,是獲憂共。 二公居矣,弗敢泰止。 是獲泰已,既柔一德。 四夷是則,四夷是則,永懷不忒。
雖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徧未裁詩。 因吟郢岸百畝蕙,[欲]采商崖三秀枝。 棲野鶴籠寬使織,施山僧飯別教炊。 但醫沈約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滿枝。
不須兩兩與三三,秖在崑崙第一巖。 逢潤自然情易伏,遇炎常恐性難降。 有時直入三元戶,無事還歸九曲江。 世上有人燒得住,壽齊天地更無雙。
春來物候妍,夜飲但留連。 晚鎗交鬢側,殘樽倚膝前。 縱橫抱琴舞,狼籍枕書眠。 解酲須及曙,路遠莫言旋。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 惟傳頓教法,出世破邪宗。 教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 若學頓教法,愚人不可悉。 說即須萬般,合離還歸一。 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惠日。 邪來因煩惱,正來煩惱除。 邪正悉不用,清淨至無餘。 菩提本清淨,起心即是妄。 淨性在妄中,但正除三障。 世間若修道,一切盡不妨。 常見自己過,與道即相當。 色類自有道,離道別覓道。 覓道不見道,到頭還自惱。 若欲見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無正心,暗行不見道。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世間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無罪,我非自有罪。 但自去非心,打破煩惱碎。 若欲化愚人,是須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有菩提現。 法元在世間,於世出世間。 勿離世間上,外求出世間。 邪見是世間,正見出世間。 邪正悉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但是頓教,亦名爲大乘。 迷來經累劫,悟則剎那間。 (同前)。
自公之來,闔境讙咍。 飲公之化,若乳嬰孩。 (見《文苑英華》卷八一○韋慤《重修滕王閣記》引)(按:記云大中執徐歲「故我雁門公按節廉問」。 檢《唐方鎮年表》卷五,大中二年紇干臮鎮江西。 臮封雁門公。 )。
淡雲殘雪簇江天,策蹇遲回客興闌。 持鉢老僧來咒水,倚船商女待搬灘。 沙翹白鷺非真靜,竹映繁梅奈苦寒。 阮籍莫嗟歧路異,舊山溪畔有漁竿。
凉月未出山,浮雲半空白。 徘徊步軒窗,宛若待佳客。 經林漏飛輝,映溆生華澤。 及茲秋景清,吾廬更幽寂。 殊觀發祕藏,妙聽生寥閴。 營營息初機,烱烱懷新得。 豈無平生心,所樂已非昔。 天旋河漢動,夜久鄰機息。 淒淒感庭蘭,歲莫霜霰集。 呼兒溫濁醪,獨酌醉永夕。
緩轡微吟自不催,看山下馬想徘徊。 陽春白雪久不聽,日暮碧雲殊未來。 已戒兒童篘熟酒,更勤風雪化新梅。 雲間飛舄何時下,抑鬰孤懷遲一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