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五代 南唐

采桑子·辘轤金井梧桐晚

〔唐朝〕 李煜

辘轤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 昼雨如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梦断双蛾皱,回首边头。 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译文

辘轤--一种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亦即汲取井水用的滑车。金井:井栏上有雕饰的井,这里指宫廷园林中的井。梧桐:一种落叶乔木,叶柄长,叶大,质地轻而韧。 几树--多少的树。树,这里指梧桐树。惊秋:《词林万选》中作“经秋”。有两种理解,一说吃惊秋天的到来,二说秋风惊动了梧桐树。 昼雨--指白天下的雨。昼,白天。新愁:指悲秋之愁。《词林万选》、《啸余谱》等本中均作“和愁”;《全唐诗》、《历代诗余》、《花间集补》、《古今词统》等本中均作“如愁”,《古今词统》注中云:“如”一作“和”。 百尺--这里为约指,极言其长。虾须:因帘子的表状像虾的触须,所以用“虾须”作为帘子的别称。《类编草堂诗余》注中云:“虾须,帘也。”玉钩:玉制的钩子。 琼窗--雕饰精美而华丽的窗。春断:《词林万选》中作“梦断”。春断,这里指情意断绝,即男女相爱之情断绝。春,指男女相爱之情。双蛾:《花草粹编》、《花间集补》等本中均作“双娥”。即指美女的两眉。蛾,蛾眉,指妇女长而美的眉。皱:起皱纹,指皱眉。 回首--回望。边头:指偏僻而遥远的地方。 欲--想要。寄:寄托。鳞游:游鱼,这里借指书信。古人有“鱼传尺素”之说,古乐府《饮马长城窟》中记载:“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人遂以“双鲤”或“鱼信”代指书信。 九曲--形容黄河河道的迂回曲折,这里代指黄河。九,泛指多数。曲,萧本二主词中作“月”。 泝流--倒流。泝,同“溯”,逆流而上。

其他

猜你喜欢

  • 长相思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 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 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柳永 宋词
  • 虞美人

    苕花飞尽汀风定。 苕水天摇影。 画船罗绮满溪春。 一曲石城清响、入高云。 壶觞昔岁同歌舞。 今日无欢侣。 南园花少故人稀。 月照玉楼依旧、似当时。

    张先 宋词
  • 千秋岁

    画堂人静,翡翠帘前月。 鸾帷凤枕虚铺设。 风流难管束,一去音书歇。 到而今,高梧冷落西风切。 未语先垂泪,滴尽相思血。 魂欲断,情难绝。 都来些子事,更与何人说。 为个甚,心头见底多离别。

    欧阳修 宋词
  • 如梦令

    手种堂前桃李。 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 居士。 莫望小桥流水。

    苏轼 宋词
  • 鹧鸪天

    脱却儒冠著羽衣。 青山绿水浩然归。 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与非。 生羽翼,上烟霏。 回头祗见冢累累。 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朱熹 宋词
  • 减字木兰花

    人间奇绝。 只有梅花枝上雪。 有个人人。 梅样风标雪样新。 芳心不展。 嫩绿阴阴愁冉冉。 一笑相看。 试荐冰磐一点酸。

    张孝祥 宋词
  • 婆罗门引

    落花时节,杜鹃声里送君归。 未消文字湘累。 只怕蛟龙云雨,后会渺难期。 更何人念我,老大伤悲。 已而已而。 算此意、只君知。 记取岐亭买酒,云洞题诗。 争如不见,才相见、便有别离时。 千里月、两地相思。

    辛弃疾 宋词
  • 鹊桥仙

    思归时节,乍寒天气,总是离人愁绪。 夜来无奈被西风,更吹作、一帘秋雨。 征衫拂泪,阑干倚醉,羞对黄花无语。 寄书除是雁来时,又只恐、书成雁去。

    杨炎正 宋词
  • 贺新郎

    雨过云容扫。 使星明、德心高揭,福心旁照。 槐屋犹喧梅正熟,最是清和景好。 望金节、云间缥缈。 和气如春清似水,漾恩波、沾渥天南道。 晨鹊噪,有佳报。 天家黄纸除书到。 便归来、升华天下,安边养浩。 好是六逢初度日,碧落笙歌会早。 遍西郡、欢声多少。 人道菊坡新酝美,把一觞、满酌歌难老。 瓜样大,安期枣。

    崔与之 宋词
  • 念奴娇

    修姱人物,元如许、谁把屏星留却。 弄破峨眉山月影,似作平分消息。 卷雾名谭,翳云长袖,未称三池客。 且然袖手,人间烦暑方剧。 分手未见前期,风前耿耿,目断斜阳角。 亦欲乘风归去也,问讯故山猿鹤。 紞鼓催鸡,挥弦送雁,转首成乖各。 愿加飡饭,书来频寄新作。

    魏了翁 宋词